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三代传奇 探险世家

  • 发布时间:2015-04-10 01:31:44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姓名:皮卡德家族

  档案:瑞士的皮卡德家族是著名的兼具科学与探险精神的“科学世家”。他们自称探险并不是为刺激,而纯粹只为科学研究。祖父奥古斯特·皮卡德是第一个飞上15000米高空的人。儿子雅克·皮卡德下潜到海平面以下11000米,纪录至今无人能破。孙子伯特兰·皮卡德则是首个驾驶气球不间断成功环绕地球的人。

  名言:这3个人最疯狂的梦想是变成鱼或变成鸟。不过,很了不起的是,他们最终梦想成真。

  3月31日凌晨,重庆江北机场万里无云。1时35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在此安全降落。一时间,两位飞行员伯特兰·皮卡德和安德烈·博尔施伯格成为我国科学迷关注的焦点。其中,伯特兰·皮卡德及其家族极富传奇色彩的经历尤其让人赞叹不已。

  在瑞士,皮卡德家族可谓声名赫赫,对科学的极致求索和探险精神流淌在家族每个成员的血脉里。从伯特兰·皮卡德的祖父奥古斯特开始,每一代都会有挑战人类极限的超级人物出现。

  奥古斯特·皮卡德: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骨瘦如柴、前额光光,尖鼻子,圆眼镜,这位外貌古怪的家伙是老皮卡德(奥古斯特·皮卡德,1884—1962)。在上世纪20年代的瑞士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这位物理学教授可是位十足的怪人。

  一次,一位学生被站在校园里不知所措的皮卡德教授拽住,“抱歉,你知道我现在应该去哪吗?”学生熟悉老师的时间表,顺手指了指课堂。老皮卡德拍了拍光秃秃的脑门:“哦,那我应该是吃过午饭了。”几分钟后,这位健忘的教授又在黑板上表演起了“双手互搏术”:他右手飞快地画着复杂的图形,左手则龙飞凤舞地在图旁填上了相关说明。

  人能飞得多高?这是老皮卡德长久以来努力探寻的问题。1930年,这位发明天才制作了一个封闭的球形铝制贡多拉(热气球下方悬挂的吊篮),并筹划着一试身手。

  1931年5月27日,他乘坐自己设计的密封舱式热气球到达距离地面15781米的大气平流层;1932年8月18日,他把记录提升到16201米;接着他又兴致勃勃地一再提高成绩,27次挑战过后,纪录被定格在23000米。这个纪录如此让人望而生畏,以至于除了老皮卡德,再没人对挑战它抱有一丝奢望。

  奥古斯特不愧为一位探险家。实现了飞翔之梦,他开始将目光从天空转向海洋。二战后,他把制造气球控制舱的经验运用到设计深海潜水艇中。1953年,老皮卡德随“的里雅斯特号”潜入第勒尼安海中3150米,一不小心又创造了世界纪录!至此,老皮卡德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超级英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正是因为他的“通天之才”,《丁丁历险记》里发明了著名的鲨鱼潜艇和登月火箭的卡尔库鲁斯教授,就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

  这位科学“老顽童”毕业于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是爱因斯坦的校友。据说,他自己设计热气球升空除了满足自己无比旺盛的好奇心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帮助他在索尔维会议上认识的老校友爱因斯坦收集关于宇宙射线的数据。

  这一“据说”到底有多少真实性已无法考证,但老皮卡德的确是索尔维会议连续五届的成员。最著名的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合影,汇聚了当时世界上最牛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普朗克、洛伦兹、玻尔、薛定谔……个个都是如雷贯耳。瘦瘦高高的奥古斯特·皮卡德也出现在合影中。

  雅克·皮卡德:老爸,我要潜得更深!

  生长在对科学和探险有如此狂热追求的家庭,儿子小皮卡德(雅克·皮卡德,1922—2008)不走上父辈的“老路”才真是奇怪。1931年5月27日,父亲奥古斯特乘坐热气球首次飞到大气平流层的时候,他才9岁。这个尚在稚龄的孩子仰望天空时,心里想的应该是:怎么能比老爸还牛?飞得更高一时半会没指望了,看来,我只能潜得更深了!于是,他改进了父亲设计的深海潜水艇,并开始了挑战之旅。

  1960 年,小皮卡德与美国人沃什乘“的里雅斯特号”到达了海洋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深度为10915米,成为当时“世界上潜得最深的人”!40多年来,这个纪录一直傲视群雄。直到2012年,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单人乘坐潜艇到达了这片沉寂已久的海底,成绩是10898米——他离小皮卡德的纪录还差着那么几米!

  那么,从1960 年创造纪录直到2008年去世,小皮卡德为什么停下了挑战的脚步?原来在马里亚纳海沟,小皮卡德发现有生物和海流存在,这个奇妙的深海世界深深地吸引了他,并让他为保护深海生物奉献了余生——

  他大声疾呼,促使国际社会禁止人类向深海海沟中倾倒核废料;他成立自己的基金会,致力于对深海生物的研究和保护;他为美国宇航局工作,先后设计制造了4艘“中深度”水下潜艇,让普通民众有机会领略海洋深处的奥秘;70多岁时,他还亲自驾驶潜艇载着瑞士的中学生到湖底旅行;80岁时,他还乘坐潜水器进行水下探测;86岁时,他在自家别墅中安然离世。

  儿子伯特兰曾把父亲形容为“一位真正的尼摩船长”。尼摩船长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主人公。他说,他从父亲身上收获了“好奇心、向教条和常识挑战的欲望、对自由的信念、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心”。

  伯特兰·皮卡德:幸运的是,还有地平线!

  轮到小小皮卡德(伯特兰·皮卡德)出场了。天空深海都已经被祖先占领,他该何去何从?他是这么回答的:“当我有一个向上飞得最高的祖父、向下潜得最深的父亲,我还能做些什么呢?那是很难超越的。幸运的是,还有地平线。”

  上世纪70年代,伯特兰·皮卡德热衷于滑翔飞行和微型飞机飞行,甚至曾经获得过1985年的欧洲滑翔机特技飞行冠军。接着,他的脚步向祖父的研究逐渐靠拢:热气球高空探险。

  从1993年开始,热气球探险界一直在尝试不着陆环球飞行,但屡试屡败。皮卡德就在这支失败的队伍中,坚持屡败屡试。

  1999年,他和副驾驶布赖恩·琼斯驾驶“百年灵轨道器3号”第三次整装出发,这次他们

  成功了!出发时,热气球携带了3.7吨燃油,19天零21小时47分后,飞行结束只剩下47公斤燃油。

  不过,伯特兰此行被惊出一身冷汗:如果少带一点燃油,热气球降落的地点就可能不是北非沙漠,而是大西洋!怎么才能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寻找可持续的、可再生的、污染少的新能源成为皮卡德的目标。这就是如今声名大振的“阳光动力号”创意的初衷。

  在此之前,太阳能飞机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早在1981年,首架太阳能飞机就已经出现。但实现“昼夜连续飞行”还一直被认为是痴人说梦。2003年伯特兰首次提出了太阳能飞机环球飞行构想。2004年,“阳光动力公司”成立,并成功取得了众多科研院所和商业机构的支持,大家都看好这一“超级疯狂但超级有远见”的项目。

  2010年4月7日,“阳光动力号”样机在瑞士帕耶纳空军基地跑道上滑行数百米后起飞,时速约45公里。

  2010年7月,“阳光动力号”成功实现24小时不间断飞行并载入人类飞行史册。

  2015年3月1日,“阳光动力2号”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出发,进行首次环球飞行,途中经过我国重庆和南京两市。

  如今,小小皮卡德应该可以自豪地对祖父和父亲说:“看,我也还不赖吧。”没错,以这祖孙三代的成就,已足可彪炳科学探险史。“这3个人最疯狂的梦想是变成鱼或变成鸟。不过,很了不起的是,他们最终梦想成真。”一位作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但是,找找刺激,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吉尼斯纪录大全,显然并不是他们梦想的终点。

  “创造一个纪录?那有什么用?” 创造了无数纪录的老皮卡德曾说过。对这个变幻莫测的未知世界,皮卡德家族的人们都有着无比炙热、无比虔诚、无比持久的好奇心,上天入地,屡破极限,纯粹都是为了能看得更深,看得更远。

  (稿件来源:蝌蚪五线谱)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