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稳定增长为改革与调整腾出空间
- 发布时间:2015-04-08 01:00: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5年,要稳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投资增长15%左右。在出口需求低迷和房地产价格下行压力作用下,2015年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预计还将有所下滑,基础设施基本就承担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责任。
●在反腐持续深入、过去消费热点退却之际,社会消费要保持这个增速,就必须加快寻找新的、短期能见效、又符合消费转型升级方向的消费新热点。
2015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左右,为近11年来最低。目标调低是综合分析国际经济环境变化,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新常态”,统筹考虑发展目标、结构调整、改革进展和社会稳定基础上做出的决定。新一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需要什么条件,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本文关心的问题。
7%经济增长需四个条件支撑
当前形势下,要实现增长7%的目标仍然不易,需要投资、消费和各类经济主体收入等方面具备相应条件,同时离不开必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撑。
一是基础设施投资需要大幅增长。投资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我国投资构成中,主要是制造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三大部分。2014年我国投资比上年增长15.7%,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4%。其中,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0.5%和13.5%,增速较上年分别下降9.3个和5个百分点。2015年,要稳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投资增长15%左右。在出口需求低迷和房地产价格下行压力作用下,2015年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预计还将有所下滑,基础设施基本就承担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责任。按以上构成测算,2015年基础设施投资需要增长40%左右。目前已经明确的是水利和铁路财政投资将达到1.6万亿元,比上年实际投资完成额多2000亿元。考虑到社会投资的引进,扣除水利和铁路,其他基础设施投资还需要增长30%以上,投资领域选择和资金来源都有很大难度。
二是保持消费稳定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消费是稳增长的基础。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0%,消费增速连续5年回落,比过去5年平均增速低近5个百分点。在全社会消费中,汽车、石油用品、家用电器分别增长7.7%、6.6%和9.1%,增速较过去5年年均增速均出现大幅回落,意味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的升级消费渐成主流。服装鞋帽和粮油分别增长10.9%和11.1%,与前几年增速稳中略有回落,意味着吃穿等基本物质需求已经饱和,难以成为消费大幅增长的动力。经济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消费率连续4年提高,如果2015年消费率保持不变,全社会消费应该继续增长12%左右。在反腐持续深入、过去消费热点退却之际,社会消费要保持这个增速,就必须加快寻找新的、短期能见效、又符合消费转型升级方向的消费新热点,难度不小。
三是企业盈利和创业增加需要双管齐下。从收入角度看,GDP主要由居民、政府和企业收入构成。保证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是国家发展战略决定的刚性约束,也是近几年始终坚持的。过去多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速,200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有5年同步或高于GDP增速。但政府方面,财政收入增速在2012年后结束了20%左右的高增长,步入10%左右新阶段。企业方面,不同行业企业盈利能力差异较大,但总体有回落态势,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3%,如果扣除基数影响的2012年,目前企业盈利形势已经接近2008年底的最严峻时刻。但与此同时,简政放权催生大量创新企业,2014年3-12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147万户,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超过1万户。年底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5亿人,比2013年底增长14.3%。因此,完成2015年目标,关键还是要启动经济增长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只有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才能保证政府和居民收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四是财政货币政策需要适度放松。世界经济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面临产业、发展方式、体制等转型叠加;反腐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短板等约束强化。旧的不得不破,新的尚未确立。因此,促进2015年乃至今后几年经济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需要适度宽松和结构调整的财政、货币、产业、贸易政策。财政方面,需要切实扩大并实施财政赤字,2015年赤字率预计2.3%,比在2014年提高0.2个百分定,赤字规模扩大2700亿元。此外还要通过PPP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货币政策方面,根据目前确定目标,2015年流动性显得偏紧,因此后续需要连续降准释放流动性,同时需要适度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PSL、SLF、SLO等调节流动性和资金流向结构的政策创新还将继续实施。产业方面,配合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转移,对互联网、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惠和引导政策需要继续增加。
稳增长对经济几个方面的影响
这一增速将对我国稳就业、稳物价、去产能和促改革等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
一是就业基本能够保证。我国经济增速回落的同时,经济增量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我国GDP达63.6万亿元,比2013年多出了8665亿美元,这个增量比我国1996年GDP还高,也超过了土耳其这个全球第17大经济体2014年经济总量。经济增长规模和就业容纳能力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近10年亿元GDP容纳新增就业约230-300人,近3年则稳定在270人/亿元左右。如果2015年GDP增长7%,按照就业容纳能力与上年相同计算,全年能够新增就业1300万人左右,即使考虑到就业容纳能力回落等因素,实现全年就业目标问题不大。
二是物价保持基本稳定。总供求大小关系决定物价的走势。我国物价决定主要因素包括食品、能源和住房等。食品方面,农业连续丰收、中央八项规定持续加压、物联网和物流快速发展等,已经大大缓解食品价格上涨压力,2015年1月食品仅增长0.7%,低于全部CPI涨幅。能源方面,国际原油价格在50美元/桶左右排佪、国内煤炭价格下行压力不减,能源向下游传导涨价的能力有限。住房方面,随着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趋稳回落,居住价格2015年1月仅长0.8%,较前两年明显回落。由于上述决定物价的因素具有趋势性,近期难以根本改变。如果今年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速,意味着供求总规模大体稳定,物价上涨压力不大,保持基本稳定是大概率事件。
三是基础产业新增需求仍然有限。过去我国经济走的是投资、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煤炭、钢铁、汽车、房地产等是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进入“新常态”后,上述行业产能明显过剩,价格下行,产品滞销。如果2015年经济增长7%左右,上述产业的需求难以有大幅度增加,相关行业去产能化进程还将继续。虽然这会给部分企业、行业带来一时困难。但是只要发挥好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让经营困难企业及时退出市场,让资金和人才等要素及时转向更高效率的领域,中长期看是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
四是为改革和结构调整腾出空间。7%虽然较前几年都低,但当前环境下实现难度不小。实现这一增速,既有可能也有必要。一方面,有了这个中高速的增长,就为改革提供了大体稳定就业、物价等社会大环境,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居民收入调整就能稳步推进。另一方面,这一经济增速下的物价稳定,将为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等“深水区”改革腾出空间,已经推出的天然气价格并轨,以及即将推出的电价改革等都是多年想改未改的,今年经济形势为改革开营造了相对有利的大环境。
(作者为清华大学研究员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青年研究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