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三步走 交通环保和产业对接率先突破
- 发布时间:2015-04-03 07:0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或于4月底下发。据了解,《规划》除了将明确区域整体定位及三省市定位以外,还将确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根据《规划》,到2017年,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要取得明显进展,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对接协作三个重点领域,要集中力量先行启动并率先突破。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灵敏。据同花顺软件统计,4月2日,京津冀一体化板块整体上涨2.7%,41家上市企业中27家上涨,6家企业涨幅超过5%。其中,河北宣工涨停,万方发展上涨9.35%,冀东水泥上涨8.6%。随着《规划》出台时间日益临近,京津冀一体化板块指数从2月9日的1390点涨至4月2日的1977点,不到两个月上涨了42%。
据上述权威人士透露,《规划》要求,京津冀区域整体定位应体现该区域在国家改革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突出作用;必须有利于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必须依据区域的发展潜力以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立足京津冀区位特点和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优化首都核心功能,打造出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以及现代化新型首都圈。
从整体定位来看,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之一,这已广泛获得三地共识。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了机遇。在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151.6万人,人口资源矛盾非常突出。特别是中心城区功能过度集中。疏解非首都功能首先要回答往哪里出,谁来承接的问题。从北京的区位特征看,北京周边被河北的固安、三河等14个县市,以及天津的武清等7县环绕。河北、天津是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天然最佳选择。
发展目标方面,权威人士表示,近期目标是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到2017年要取得明显进展,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要基本确立。中期目标的时限在2020年,届时北京市的常住人口要力争控制在2300万人左右,首都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交通网络要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要有效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更是要有重大进展,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转,同时还要求明显缩小区域内的发展差距。远期目标是,到2030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京津冀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甚至能够引领、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
三步走目标能否达成,各界看法不一。如何克服困难,决策部门给出的思路是,要依靠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有专家表示,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整体,与世界其他著名经济区及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产业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自身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而要实现协同发展,出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协同创新来开辟发展新道路,开创发展新局面。协同创新的本质是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为目标,以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为基础,通过推动要素和结构的“新组合”,突破发展瓶颈,释放发展潜能,打造协同发展的升级版。
据悉,按照三步走目标,重点领域需要加快推动、率先突破,这包括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对接协作三个方面。“尤其是交通一体化,将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介绍说,交通方面,今年天津市计划把从北京南站发车的高铁延伸至天津滨海新区的一个商务区,开通天津到保定的高铁。此外,北京到滨海新区的第二条高铁、天津到石家庄的铁路,目前都正在规划中。他还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天津市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域,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说,下一步,河北省将突出科学治霾,突出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具体措施包括:联合其他机构研究制订“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三年(2015-2017)行动方案”;集中力量打好控煤攻坚战,联防联控,实施八大控煤工程;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进度加大力度;组织全省环境保护大检查和利剑斩污行动;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查处环境监管不作为和乱作为。
对于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对接协作,有专家提醒,还是要注意政府和市场边界的划分,让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在政府与市场主体的互动方面,政府既不要越位,也不可缺位,要以高水平的决策抓住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机遇,真正按照法治化和契约社会的精神,通过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吸引、寻找国际国内的主体一起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务、电气、垃圾处理、绿化等,实现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真正相得益彰地推进京津冀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