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紧箍咒” 念好“转”字诀
- 发布时间:2015-04-02 05:45:43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面对价格倒挂、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黄箱”上限效应对补贴优化形成挑战、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这四大“紧箍咒”,必须念好“转”字诀。今后要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去“粗放”取“集约”,重产量还要重效益,在农业投入创新、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三方面寻找突破
眼下,新常态下的“三农”发展成为舆论热点,其中,由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引起的我国农业产业安全话题最受关注。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天花板”、“地板”、“黄箱”和“红灯”四重效应,这犹如四重“紧箍咒”,时刻提醒着人们思考人口大国的农业转型之路。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成为必须破解的课题。
价格倒挂对我国农业影响加深,形成了“天花板”效应。近10年来,小麦、食糖、棉花等农产品的国内外价格开始倒挂。目前,粮棉油糖肉奶等主要农产品呈现全面倒挂态势,我国仅在水产品和水果等方面保持产业优势。国内外价差扩大形成“堰塞湖”,导致主要农产品进口激增。
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构成了“地板”效应。由于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农业人工成本年均增幅达8%至9%。此外,农资成本、土地流转等费用上涨过快,带动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涨。目前,农民通过粮食生产经营增收难度较大,仅用政策手段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的难度也增大。
“黄箱”上限效应对补贴优化形成了挑战。看似矛盾的是,我国对部分农产品的补贴已经接近WTO“黄箱”补贴上限,但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措施总体仍显不足。因“黄箱”补贴会扭曲价格,国际上对其有严格约束。我国加入WTO时承诺,“黄箱”补贴不超过农业总产值的8.5%。而国内农业补贴占农民收入的比例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补贴的精准性和效率也有待提高。
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以往不注重环境效益的生产方式难以为继。飞速增长的农业产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于“霸道”,生态环境的“信用卡”正被超速透支。以化肥为例,目前化肥年使用量已达5900万吨,仅有约30%被作物吸收,其他都进入了土壤、水体等生态系统。
对四大“紧箍咒”,我们无须悲观。你有“紧箍咒”,我有“转”字诀。我国已有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夺取农业连年丰收的经验,今后要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去“粗放”取“集约”,重产量还要重效益,要在农业投入创新、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三方面寻找突破。
要创新农业投入方式。完善财政支农长效机制,探索“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财政支农政策,使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得到更多补贴。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要强化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培养出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
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新一轮调整农业结构并不是少种几亩粮、多种几亩菜的问题,而是要树立大食物、大市场、多功能的理念,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产业发展优先序,为农业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有限的农业资源要生产国内最必需且能增加农民收入的品种。运用有效手段把握进口时机和节奏,确保进口规模适度适当。
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面临着有利条件和机遇。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经验看,经营规模通常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扩大。今后要继续引导农民走向联合与合作,引导土地向效益高的新型主体集中,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