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有多大

  • 发布时间:2015-04-01 05:46:0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对某些小海岛而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景今后或将只是记忆。因为全球沿海海平面正以超乎科学家想象的速度上升。

  我国也是如此。近日,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4中国海平面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海平面较常年高111毫米,较2013年高16毫米,为1980年以来第二高位。

  根据海平面监测和分析结果,1980年至2014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0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更是明显。“按照这一趋势,当出现百年一遇的潮位时,2050年我国沿海地区可能淹没的面积是9.8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02%,约占沿海地区面积的7.5%。”有关专家表示。

  气候变暖是海平面上升主因

  因为我国所处的西太平洋是全球海平面上升较快的地区,所以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是谁在不断“吞噬”美丽的海岸线?

  “这跟全球的气候变暖直接相关。全球气候变暖后陆地上的冰融化入海,使得海水增多。另外,全球变暖让海水升温,海水热胀冷缩膨胀,也造成海平面上升。”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司长曲探宙说。

  为何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曲探宙告诉记者,海平面上升的区域差异较大,西太平洋是全球海平面上升较快的地区,我国正好处于这一地区;同时,这也与当地的水文气象和地面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沿海很多地区地质构造松软,在抽取地下水、高楼大厦压实等因素作用下,地面沉降造成海平面相对上升速率较快”。

  《公报》显示,2014年,渤海湾西南部、长江口北部和杭州湾南部沿海海平面上升明显,上升幅度均超过150毫米。

  “我国沿海地区的三大脆弱区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及江苏和浙北沿岸地区、黄河三角洲及渤海湾和莱州湾地区,将承受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威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张全说。

  张全推算,到2050年,我国海平面上升100厘米的情景下,淹没损失将高达30.8万亿元,相当于201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40.15万亿元)的四分之三。

  长期累积加剧海洋灾害

  海平面上升是缓发性灾害,长期积累会加剧海水入侵、风暴潮等灾害程度

  虽然张全的预估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不过必须注意到,海平面上升的累积效应已逐步显现,并呈扩大趋势。

  “海平面上升导致波浪和潮汐能量增加、风暴潮作用增强、海岸坡降加大、海岸沉积物组成改变,以及沿海地区海岸侵蚀进一步加剧,同时海平面上升也使侵蚀海岸的修复难度加大。”国家海洋局办公室主任石青峰说。

  这一现象在海南十分突出。2009至2014年,海南海口东海岸超过4000米的岸段受到侵蚀,平均侵蚀距离24.7米,侵蚀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石青峰介绍,海平面上升作为一种缓发性灾害,其长期积累效应引起海洋动力作用增强,也加剧了咸潮、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程度,沿岸防潮排涝基础设施功能降低,高海平面期间发生的风暴潮致灾程度也相应增加。

  以广东为例,2014年2月,珠江口发生严重咸潮入侵,影响广东中山多个水厂取水。9月,广东沿海处于季节性高海平面期,台风“海鸥”登陆湛江期间恰逢天文大潮,广东沿海水产养殖等设施遭受严重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近30亿元。

  广东的遭遇并非个例。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风暴潮、海岸侵蚀等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14亿元。其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9.7%。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我国有6700余个岛礁,海平面上升亦可能淹没沿海低地、岛礁,不仅在经济价值上,而且对海洋权益维护都将产生影响。”张全表示。

  积极应对减少损失

  既要制定沿海发展规划,也应加强生态防护,减少侵占海岸空间

  面对日益升高的海平面和频发的海洋灾害,我们应如何应对?

  《公报》建议,在科学评估和规划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海岸类型制定适宜的防护措施,实施有效管理。

  “首先应开展海平面变化规律和上升趋势分析、绘制海平面上升风险图,据此制定沿海发展规划。”曲探宙说。他认为,在沿海地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海域使用规划中,要避免在海平面上升高风险区规划人口密集和产业密布的用地或用海类型;在沿海地区防洪排涝规划中,提升相应设计标准,适应海平面上升。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亦深有感触,“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区对海平面上升问题的认识仍显不足,过度侵占海岸空间等现象屡见不鲜,发展中应避免过度临海化。”在他看来,目前我国海堤的设计标准相对较低,难以适应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的挑战,应结合海平面上升的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现行海堤设计标准进行适当修订,尤其对高风险的脆弱地区应大幅提高建设标准,以增强海堤防潮抗浪能力。

  同时《公报》提出,在沿海地区水资源规划中,通过限制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地面沉降,减缓海平面相对上升。

  “今后沿海城市需减少在软土层、古河道、古海滩、工矿采空区和断裂带上建设重大工程项目,不允许布置密集的城市建筑,必要时打深桩加固地基,减缓地面沉降程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对地下水进行合理的人工回灌,修复或防止地面沉降。”杜祥琬指出。

  此外,加强生态防护也是有效应对海平面上升的一个重要举措。《公报》提出,在滨海湿地、红树林海岸、河口三角洲、旅游沙滩等岸段,采用植被修复、沙滩养护和天然材质护岸铺设等生态防护措施,减少沉积物损失、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特征,在受到海平面上升影响的海岸线附近形成天然缓冲带。

  “海平面上升可能带来的‘温水煮青蛙式’灾害效应容易被忽略,目前国家海洋局正努力提升海洋灾害观测和预警能力,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我们要进一步增加海洋监测观测能力。”石青峰称。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