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产业政策实施市场化是核心

  • 发布时间:2015-04-01 00:29:4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3月25日总理办公会布置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实现制造业升级。我们不妨将目光放长远一些,直接审视这三个10年之后的中国制造业图景,试问“中国制造2025”,何以实现?

  从终极角度而言,检验是否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标准是市场说了算。其一,中国现在已然是毫无争议的制造业大国,这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是全球性的,是由市场份额说了算的;其二,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升级是立足于制造业大国的现有格局,也是从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来检验的。所以,制造业强国地位的获得一定是开放的、以市场化的方式取得并获得全球市场承认和接受的。

  当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还有突出的一点,就是政府在经济运行中始终扮演着较强的角色,这也是中国模式的优势与支点所在。在中国从一个贫困国家转向小康国家的30多年时间里,制造业起到的是核心作用;在今后中国从一个小康国家转向富裕国家的时期内,制造业仍将起到核心作用。因为作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只有制造业与贸易才是经济快速发展之源。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这一目标的产业政策如何制定与实施的问题。

  产业政策无非是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与政府采购政策等,而实施的抓手是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作为政府职能延伸的央企与国企。从经济学意义上而言,作为市场“守夜人”,政府的产业政策应该是公开、公平和公正的。但事实上,当政府自身成为市场主体之一的时候,其自身的利益诉求自然使其难免“自肥”的冲动,前几次宏观调控的结果便是明证——央企与国企越来越强大,市场的挤出效应已然发生。

  被经济学家叶檀称之为“僵尸企业”的央企与国企天然地具有占用过多的经济资源而效率低下的特征,而且也不是市场创新的主体。央企与国企本身作为政府职能的延伸和市场职能缺失的补充,除了可以承担一些政府意图,比如短期内难以盈利的“大飞机”之类的项目外,过于强大的央企与国企会损害市场的活力,从而破坏市场本身的创新能力。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大国的形成,无论其手段和方法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还是呈现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特征,其核心肯定是创新能力的培育与保持。所以维持市场本身的创新活力,并以此推动市场主体的创新才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所必须的和最根本的动力之源。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之下,“中国制造2025”新图景除了市场竞争自身带来的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之外,产业政策的诉求必须是维护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其根本是激发和提升市场自身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因此,“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政策实施的诉求将是十分清晰的:

  第一,国家层面的项目由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组织、国企与央企牵头实施并给予市场充分参与的机会,以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相关制造业水平的整体进步与提升;

  第二,其他项目将由市场化的主体实施,市场主体之间平等竞争、一视同仁。

  也就是说,“中国制造2025”之产业政策的执行与实施必须吸取前几轮宏观调控的教训,避免产业政策沦为政府自身与央企和国企之间的“自肥”行为,从而失去政策的公平性,让央企与国企的做大做强反而成为破坏市场机制和市场创新能力的因素。从而让产业政策真正能够发挥市场创新能力的引导作用,让市场机制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

  我们欣喜地看到,为打破央企与国企过于强大带来的“大企业病”和过度占用资源而效率低下的“僵尸企业”问题,打破不利于创新的现有市场格局,决策层正以混合所有制为契机探索央企与国企的市场化运行问题。近期以中信集团出让20%的股份给伊藤忠商事与正大集团为标志,表明了决策层推进央企与国企市场化的坚定方向。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政策将能够推动市场创新机制的形成,从而成为引导企业创新的政策引擎,为市场化生存与发展的民营制造业以创造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