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浙江智造”墙内开花墙外香 品牌权威性亟待建立

  • 发布时间:2015-03-28 22:2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网杭州3月28日电(见习记者 倪晨琪)“这两年飞日本及韩国的航线增多,杭州人带回家电、电饭煲或化妆品已经很平常,现在甚至有带韩国洗衣球及日本雨伞的。”杭州萧山机场工作人员如此说到。

  前不久,杭州本土生产的马桶盖在日本遭抢购事件,引发社会大讨论。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马桶盖还是电饭煲、榨汁机等本土制造,多已呈现高技术水准,但依旧逃不开消费者的“排内”倾向。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高鹰忠对此表示,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马桶盖”成为热点,既折射出中国民众对高质量产品的热切需求,也反映了对当前国内某种低质量生产和监管“惯性”的不满意。“浙江制造”需要走进质量新时代。

  “金杯银杯不如市场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市场夸奖。‘浙江制造’亟待集质量、技术、服务、信誉为一体,打造市场与社会公认的优秀品牌,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双满意。”高鹰忠指出。

  浙江制造升级“智造”墙内开花

  “马桶盖”事件,风起财经作家吴晓波写作的《去日本买马桶盖》一文,书中论述了上述现象,并引发媒体关注。

  有报道指出,该智能“马桶盖”实则产自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记者也走访了该地区。

  记者在工作日来到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松乔街2号,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此“马桶盖”诞生地,工人们都在电子坐便盖生产线忙碌。

  “这个月,工厂忙碌了不少,一是各家媒体前来采访,二是新闻报道直接带动了订单上升。”公司厂长李建宏介绍,马桶盖不仅销往日本,包括新加坡、香港等全球所有松下品牌的智能马桶盖都出自下沙。

  除了“马桶盖”的诞生地,记者发现在下沙还驻扎了包括东芝、泰尔茂、奥普、九阳、顾家家居等知名品牌,向国际市场输出电子信息产品、健康仪器、家居小家电以及汽车零部件等。

  其中,在下沙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展示厅,从食品包装、快速分拣,到激光切割、模具加工,乃至纺织机械中的“穿针引线”,靠的都是“机械手”。

  据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年产值已达10亿元的工厂,工人不到100人。厂房内一条条自动装配线高速地运转,代替了原来的流水线工人。一个车间总共10个人分组轮班,抵原来200多人的工作。

  同时,在下沙的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公司采用自动化生产系统,可全程在一台机器完成工作且可远程诊断,每班只需配3人操作,车间班产效率提升20倍。产能提升50%的同时,实现生产员工同比减少10%。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实用型”的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中国消费者的追求,亦成为消费经济的新亮点。

  根据浙江统计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14年,浙江省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075亿元和428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和8.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24.5%和34.1%,比上年提高0.4和0.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均呈逐季提高的趋势。

  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发展委员会总工厉敏对此表示,浙江省信息经济起步不如广东、江苏,政府在宏观上的布局也不如前者,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发展劲头很强。大数据云计算、机器换人等产业的发展或将实现浙江经济的凤凰涅槃。

  浙江智造“墙外香”品牌亟待打响

  “近几年,和周边的朋友一样,大家就是觉得洋品牌,特别是日本、德国的商品值得花钱去买。我们对于把马桶盖背来背去的人一点不感到奇怪。”杭州市民陈女士对记者坦言。

  据了解,浙江省名牌产品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例仅为4.74%,排名前10位的品牌价值之和为1330亿元,不到“可口可乐”公司的1/3。

  杭州下沙及浙江多地的制造实则墙内已经开花,但是否又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AonHewitt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陈果对此指出,具备日本马桶盖、电饭锅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他们的市场本来就是海外购买市场。一旦这个市场成熟,国内这类企业会快速发展、成长,一如二十年前的彩色电视机。

  “大众市场为企业家创造的财富往往大于小众市场。企业家都是理性决策的,当面向市场时,中国企业家首先着眼的是葫芦形结构中体量更大的那一圈。制约需求产生的一是品牌和文化,二是中国人口的收入结构。”陈果认为。

  中国火爆的海外购物已经引起全球关注,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两会上透露,中国的出境人数已超过1亿人。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国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人民币。

  记者也发现,201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境外1万亿元的消费额约为国内消费额的4%。同时,去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如果境外消费这1万亿元回流国内,增速则可提高2个百分点。

  美银美林报告称,2019年中国的海外消费将高达2640亿美元。该数字相当于芬兰整体经济规模,超过希腊的经济规模。内需的体量可见一斑。

  而如何扩大与刺激内需,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潜力与探索方向。

  在高鹰忠看来,内需和制造业的品牌、品质紧紧相依。质量是产业、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浙江制造”品牌要牢牢牵住“质量”这个牛鼻子。

  “此外,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质量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为‘浙江制造’的质量服务需求提供有力支撑。”高鹰忠说到。

  “‘马桶盖’事件对制造业的触动还是很大,不少制造业的朋友这些年一直在价格战中挣扎,电商的崛起又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但如今他们知道,只要把商品质量做好,就不需要价格战了。”吴晓波说到。

  吴晓波指出,不仅是制造业,中国的实业都该做好质量,支持国货的同时承认差距。应该让中国企业借这件事更关注自身的技术问题,提升竞争力。“当然,对中国制造信心的树立也需要时间。”

  独木难成林“品牌梦”仍需“聚力”

  “对于制造业来说,经历转型升级是一场蜕变;在经济下滑的压力下,转型后,面对成本大幅增加、出口订单减少等现状又倍感焦虑。”金帝集团董事长诸建勇对记者说到。

  诸建勇坦言,自己的企业已经连续8年在鞋类出口都是浙江省第一,开发区创税收也是第一。“但是现在发展也快到转折点,各种成本上去,企业也撑不住”。

  而此次“马桶盖”事件更是加深了浙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疑问:租金、原材料等成本高涨,转型成本增加,转型升级后也许又是死路,该不该转?升级之后又怎么长远发展?

  “独木难成林,单靠一家企业撑不起整个市场。企业之间需要集聚,发挥龙头企业的领导能力,集聚生产链的中小企业,扩大信息互联与资源共享。形成企业联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郑胜华建议。

  对此高鹰忠有同感,“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市场化推动机制来打造‘浙江制造’品牌,构建质量共治局面。重点研究如何确立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建立‘企业自主申明-第三方认证-政府监管’的认证模式,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认证机构的连带责任,确保‘浙江制造’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去年浙江省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强化政策支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王建沂对此倡议,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浙江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配套与融合,借鉴、参照高校设立“交叉学科”的模式,探讨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互联网+产业链”交叉模式。

  “同时,相关部门梳理和遴选出一批能够影响浙江新一轮发展并有条件形成‘互联网+’产业融合的目录,出台相关支持意见或扶持细则等,尽快为进入‘互联网+’时代做好准备。”王建沂说到。(完)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