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 发布时间:2015-03-28 05:52:5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 随着各地陆续进入春播大忙时节,农资销售进入旺季。许多读者来信表示,农资是关系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必须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确保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市场乱象待整治

  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但在一些乡村农资市场,种种乱象依然存在,亟待规范整治。一是流通渠道混乱。伴随着农资流通领域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在乡镇中,挂着“厂家直销专营”招牌的店铺越来越多,令人难辨真伪。终端市场的混乱,为假冒伪劣农资乘虚而入留下可乘之机。

  二是产品名目混乱。国家对农资产品有准确、规范的要求。然而,在乡村农资市场里,农资、农药等产品一物多名、一药多名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农民无法分辨优劣。

  三是销售价格混乱。在农资销售淡季,为了尽快收回流动资金,降低储存费用,农资供应商不断缩小利润空间,打“价格战”来抛售产品。而到了农资销售旺季,由于农民消费需求上升,农资价格也水涨船高。有时,同一产品淡旺季差价达几十元。

  四是市场管理混乱。部分个体经营户以挂靠、承包为名,打着供销社或农业植保站的名义经营农资,名为集体,实为个人。农资市场存在多头管理,导致职能部门监管范围有交叉,也有真空地带,存在“谁都管,谁又都不管”的局面。

  农资市场的种种乱象,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投入,妨碍了农民增收,侵害了生产厂家、经销企业的利益,而且使用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还可能导致农药残留或其他有害成分超标,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加大对农资市场的整治,切实规范市场行为。同时,建立起全面、客观、公正的农资供应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推进行业标准化、规范化,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保障我国的粮食和环境安全。

  (山西省壶关县 秦风明)

  农资网购需“护航”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一些青年农民在春耕备播时赶起了时髦——通过网络购买农资,不仅价格更低,而且方便快捷,因此受到不少农户欢迎。农资网购本是一件好事,然而一些不法经销商利用农民对网购不甚熟悉、鉴别能力较差、维权意识淡薄等弱点,在网上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甚至进行网络欺诈,致使农民受骗现象时有发生。

  农资电商化是大势所趋,但仍需要多方合力为这一新生事物“保驾护航”。首先,要完善制度,建立电商进驻门槛以及淘汰机制。网购平台应成为一个负责的第三方平台,对产品进行把关,对农资产品进行分析与监测。

  其次,要加强对农民网购农资的培训和指导。如笔者所在的江西分宜县,充分发挥该县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所)作用,通过定期培训、开通服务热线、上门服务,指导农民关注商家信誉评价、选择合理支付方式、开箱验货等,避免遭受损失。

  再次,要把网络交易商品抽样检测作为常态性工作,督促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进行对照整改,促使其诚信守法经营,维护网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农业执法、工商、质检等职能部门,要延伸农资打假触角,将网上假劣农资列入打击范围,同时重视农村消费维权,全方位保护农民利益。

  (江西省分宜县 邓国丽)

  加强监管防坑农

  眼下,正是春耕春种春管的关键时期,农资价格的高低、质量的优劣是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严防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一要规范农资市场主体。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优化登记流程,推进各项改革的落实,加强对农资市场经营者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违法行为,规范主体准入。

  二要完善日常监管制度。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机制的基础作用,加强对乡镇集贸市场、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等重点区域、场所的监督检查,逐步完善农资市场主体失信惩戒措施,实现农资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

  三要提高农资市场监管效能。推进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化,将农资市场监管与信息技术融合,深入开展打击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以及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四要通过行政执法,强化质量抽检。依法严厉查处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坚决把不合格农资清出柜台、清出市场。严厉查处发布虚假农资广告等虚假宣传行为,严防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

  (安徽省定远县 冯再雷)

  净化市场保安全

  近年来,一些不法厂商在农资的包装和质量上做起手脚,通过更换包装、虚假标注含量等手段,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由于农户缺乏鉴别真假农资的常识,容易被价格低廉、虚假宣传的商品所迷惑。必须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把好农资商品质量关,监测是重点。工商和质检部门要加强监测,加大对不合格农资的清查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通过网络、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公布消费警示,实行不合格商品召回和下架制度,让不合格农资无立足之地。

  监管农资市场,农资打假是关键。在农资集中上市期,农业、公安、工商和质检等部门要联合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围绕种子、农药、化肥和农机等重点品种,检查农资经营主体资质、产品包装和质量,深挖制假售假“黑窝点”,加大重大案件的查办和曝光力度,震慑犯罪分子,确保农资市场的安全。

  净化农资市场,完善机制是保障。一要积极推进农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规范农资市场经营行为;二要完善对农民的培训机制,提高他们鉴别真假农资及使用的知识;三要加强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创新监管手段,实现农资产品信息查询、使用流向及质量可控,提高监管效能。

  (江苏省沛县 王广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