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主题公园建设迅速 上海迪士尼如何盈利?
- 发布时间:2015-03-27 07:1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原标题:上海迪士尼,能否让乐园更美好
认识米老鼠米奇的人,就知道迪士尼。正在建设中的上海迪士尼的一举一动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春节前夕,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发布消息称,拥有420间客房的度假区标志性酒店——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顺利封顶。与此同时,迪士尼还发布了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和玩具总动员酒店全新航拍图,以及首张乐园重要景点“加勒比海盗:沉落宝藏之战”的建设进展图。此举吸引了不少“鼠粉”的眼球。
更为引人注意的是,美方迪士尼行政总裁罗伯特·艾格在2月初公布了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最新进展,他表示,上海迪士尼乐园原定于2015年年底开园,但其后公司决定再增加一些景点,因此2016年春季开园是“最佳时机”。不过,延期总归不是利好,一时间人们又开始对上海迪士尼议论纷纷。
乐园里有哪些乐趣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内地首座迪士尼度假目的地,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将延续全球迪士尼乐园和度假区的传统,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度假体验,让每一位游客在由主题乐园、主题酒店、购物餐饮娱乐区和配套休闲区中感受“不止一日”的沉浸式体验。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总经理郭伟诚(Philippe Gas)说:“未来,游客们在上海迪士尼乐园还能享受到由两座主题酒店、迪士尼小镇(大型购物餐饮娱乐区)以及中心湖区共同打造的原汁原味的迪士尼体验。”
据了解,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核心——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是一座具有神奇王国风格的主题乐园,通过6个主题园区呈现迪士尼的经典故事与人物角色。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提供为中国游客特别设计的全新景点与体验,包括最高最大的迪士尼城堡“奇幻童话城堡”、全球迪士尼乐园首个海盗主题园区“宝藏湾”及充满中国特色的“十二朋友园”等。
紧邻上海迪士尼乐园、占地超过4.6万平方米的步行街区,则是提供美食、购物以及世界级娱乐演出的迪士尼小镇、百食香街、百老汇大道以及中心湖区。
按照设计人员的思路,上海迪士尼将既保留迪士尼的原汁原味,又充满中国元素;既让中国游客感到处处新奇,又会感觉似曾相识。
能不能赚钱是个问题
此前迪士尼投资的部分海外乐园项目中,曾出现过当地政府因前期开发投入过大、负债较高而在项目运营后连年亏损,但迪士尼乐园本身却为母公司不断创造盈利的怪圈。
如何破解这一“怪圈”?记者了解到,与其他海外项目相比,上海迪士尼创造了迥然不同的“上海模式”,最大特点在于中方通过参股管理公司,共同参与未来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和配套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中方在管理公司中参股30%,这意味着在今后所有的乐园经营收益中都可享有相同比例的收益;中方还有权向管理公司委派董事、监事、副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这开创了迪士尼在海外主题乐园项目经营管理方式的先河。
对于市场潜力问题,罗伯特·艾格曾表示,中美双方已经就上海建设迪士尼乐园进行了长期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中国拥有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他们对项目的市场前景和投资回报有充分信心。比如,随着高铁的建设,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辐射的3小时旅游半径内,拥有多达3.3亿人的潜在顾客。
在上海有关人士看来,迪士尼带来的不仅是园区本身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其拉动效应。据测算,迪士尼主题乐园直接间接带动的产业可达上百个,包括核心带动产业、关联带动产业和延伸带动产业。这些产业的持续发展,将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带来源源不断的后续效益。
主题公园会不会“打架”
“中国市场容量巨大,完全可以支持两个迪士尼乐园。”罗伯特·艾格在这一点充满信心。
记者了解到,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2月9日公布2014年度业绩,业务收入达54.66亿港元,较上年增长12%;全年纯利达3.32亿港元,较上年增加8800万港元,上升36%。业内人士认为,上海迪士尼的开业会对香港迪士尼造成一定冲击,但力度不会特别大,上海迪士尼主要辐射长三角及以北的人群,而香港作为国际化城市,辐射范围更广。
“为什么一定是竞争,而不是互补呢?”上海迪士尼有关负责人认为,上海迪士尼乐园具有独特的功能定位,与周边其他主题公园应该是错位互补、联动发展的关系。长三角地区已有和正在筹建的主题乐园在定位上均有错位,有的以科普为主题,有的以室内高科技项目为主,有的定位为小型动感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后,将有力促进本土主题乐园品牌和整个行业的提升,带动长三角地区形成游乐区聚集区,带来更大发展空间和机会。
目前长三角区域以及周边区域主题公园建设极为迅速,已有Hello Kitty度假园落户浙江安吉,韩国乐天主题乐园将落户南京,万达在武汉打造全球首家室内电影主题乐园,在全球主题公园市场与迪士尼比肩的环球主题公园也于去年10月完成选址,准备踏入中国。
如此众多的主题乐园同台比拼,就如同高手过招,呈现的将是精彩的竞争格局,最终谁将胜出一筹,还需等待市场的检验,但是可以相信,在这一场主题公园比拼的盛宴中,受惠的将是消费者。(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