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大赛岂能“汇报演出”?
- 发布时间:2015-03-27 02:35:27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区域零点
“很多大赛都是‘汇报演出’。”某工科高校大四学生周鹏,从大二起陆续参加学院、学校、省创业大赛屡有斩获。问及经验,此君直言,“创业计划书写得好。”
记者在日常走访中发现,随着创新创业热情的升温,创业大赛如“雨后春笋”在各大高校陆续推出,从校级、学院大赛到系、学生社团组织的小赛,层出不穷。在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带动大学生们创新创业热情的层面,各类、各级创业大赛可谓功不可没。但是否大赛都能规范举办、发挥预想效用?
翻看周鹏的创业计划(策划)书,有的多达50页,近万字,仅一级标题就有执行总述、机会描述、产业分析、团队概况、团队战略、投资估算等10项。“大赛比的就是这个。”后来,此君只参加企业、投资机构举办的“纯市场化”大赛,名次不错的同时,还得到多笔风投支持。
“播音主持系在创业大赛中有重要作用。”在另一所高校,大三学生王涛也吐槽“汇报演出”式的参赛经历。当时他与几名好友策划了一个医疗垃圾回收项目,本来信心满满,可到了比赛现场却傻了眼。“评委各种问题挺严肃,也不经常参加演讲活动,很多问题没想过,紧张没有发挥好。”可让他意外的是,另一组“师兄”参赛团队的答辩者却“闪耀全场”,唇枪舌战、应答如流。下来打听才知道,他们请将播音主持系的“外援”,专职“答辩”。“其实,还有文案策划、艺术设计都可以当‘外援’,团队里只有搞技术的,真是不行。”
此外,走访中大学生们还吐槽了各种“神遭遇”:说好的10分钟项目演示,辛苦准备一周,可来了位领导要讲话,瞬间压缩到6分钟,各种伤心;项目准备好了,队长却加入其它团队“傍大神”了,各种无助……
当前,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下,高校积极响应并组织学生参与创业大赛无可厚非,但从学生们的吐槽中不难看出,大赛的“照搬照套”与其想要激发的学生们思维的“天马行空”互相矛盾,组织者在一味举办大赛的同时,同样需要创新思维,不妨增加点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活动,结合学生特色、需求,效仿市场上的“青年导师”“训练营”等新形式有所拓展。
此外,在调动创业激情的同时,组织有序、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创业热情,还是为他们上的“尊重规则”第一课,主办方应慎行。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