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补上“三农”公共产品短板

  • 发布时间:2015-03-26 05:52:5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金融支持“三农”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风险高等问题一直是绕不过去的坎。从实践经验看,单靠商业银行一方来解决,成本较高,难以持续;而由政府主导提供信用系统、引导基金等公共产品,效果往往更好。

  公共产品往往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这就像蓝天白云、良好的环境并不能直接计入GDP。不过,良好的环境能为将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

  “三农”金融领域的公共产品也是如此。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收集农民的信用信息;或者由财政出资,建立引导基金,承担部分信贷风险。这样的投入与修路盖房不同,投入初期并无“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也不像补贴那样能带来直接的实惠,但却能弥补市场机制不足,降低农村金融服务过高的成本与风险,并通过发挥杠杆作用,以有限的投入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进入“三农”领域。

  好钢不多,用在什么地方需要仔细权衡利弊,不可任性。是继续加大要素投入,以旧有的方式直接拉动经济,还是为发展营造更便利的环境,提供更充分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新常态下,这不应是个太难的选择题。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