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用好“两只手”盘活“大金融”

  • 发布时间:2015-03-21 04:31:51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马玉吴晋斌

  2014年山西省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300多亿元,同比增长55%,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42.5%。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山西现代农业亮点纷呈的背后是以政府有形之手拨动市场无形之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实现政银企良性互动,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特色现代农业的结果。

  政府搭台增信经营权变资本

  太谷是山西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国家改革和建设试点县之一。2014年1月,太谷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政府的规划中孕育落地。

  太谷县产权交易中心吸引担保公司和银行入驻,在抵押融资上,开展了“三园两场”抵押贷款模式,对农业产业园区、设施的经营、使用权和种植物、养殖物进行抵押贷款,累计投放抵押贷款8125万元,其中利用现代园区设施进行抵押贷款达3000万元。

  太谷县民丰蔬菜专业合作社以颁发的土地经营权证书、投资建设的设施蔬菜大棚及蔬菜保鲜库作抵押,成功获得信用社贷款150万元,解决了设施建设资金的燃眉之急,目前已经进入了正常生产环节。

  一石激活整池水。涉及土地、林权、农机具等7类产品被纳入到产权交易中心,8个千亩园区流转土地7000多亩。一年来,该中心已完成涉及各类贷款6000多万元投向农业生产领域。

  太谷县的实践探索,是山西盘活农村土地、房屋等资产、拓宽抵押物贷款范围,为资本流入农业打开渠道的一个缩影。

  产权交易中心和林权贷的设计不仅解决了“一面是需要资金却借不到资金,另一面是需要放贷但不敢放贷”的困境,更是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考核评价、资本流动机制的完善。而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为资本流向农业创造了条件和渠道。

  扶贫款引来金融活水

  社会资本流向农业不仅取决于政策的支持引导,还在于农业产业的自身发展状况和金融机构的创新服务。2014年9月,山西启动实施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面向贫困农户实行“扶贫小额信贷”的“富民贷”,面向贫困地区扶贫企业及项目贷款实行“强农贷”。

  针对贫困地区贷款风险大的问题,山西将财政扶贫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存入合作金融机构,在吕梁、太行21个片区扶贫攻坚县试点,每县注入风险补偿金500万元,安排1.05亿元扶贫资金。金融机构按照注入资金总额8倍以上放大贷款额度,能撬动8.4亿元银行贷款。

  在贫困农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方面,从2015年开始,省级下达的切块资金优先安排用于“金融扶贫贫困农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本金。

  财政扶贫资金为先导,信贷资金市场化运作为基础,“放大额度、保值增值、滚动发展”的杠杆式扶贫模式在山西呈现。

  而在2014年12月份时,国务院召开的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经验交流会议提出了同样的思路:政府支持资金集中一部分投到融资担保事业上,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不仅如此,山西省扶贫办、财政厅和金融办三部门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健全金融扶贫风险分担和防控机制,守住风险底线。

  金融扶贫工程的实施既为金融机构也为农户贷款兜底,同时大大激发了贫困农户农业贷款的积极性。从农户到企业,金融扶贫工程使财政扶贫资金的“鲶鱼效应”得以放大,依托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无限的资金体量来支持贫困地区实现强农富农和产业开发。

  可以说,金融机构与财政部门的互动,在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引发资金流动的同时也是山西探寻农村金融机制改革的尝试。

  地方银行的产业链“大金融”

  2014年年末,果业大县临猗除了享受丰收的喜悦外,还额外享受到来自农商银行的一项普惠服务:果业产业链上的农户、企业都可以与农商行建立信贷业务,享受自己的专项信贷产品。

  “产品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客户走”。临猗农商行创新金融产品,推出专属服务。对果农推出“福农贷”小额信用贷款;针对果业商户和小微企业,研发了“兴商贷”产品;对果库经营者实施“果库贷”;还开发出涉及果品企业及上下游客户的“公司+商户+农户”等专项信贷产品。到年末,临猗县农户信用贷款12.4亿元,商户贷款11.4亿元。而这一金融创新也为临猗农商行赢来了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的“普惠服务奖”。

  临猗农商行以整个产业链为纽带,围绕苹果的种植、收购、储藏、加工、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提供全面金融产品,将金融信贷上溯下延到每个农户、企业。这种金融信贷服务就是“产业链金融”。这种金融模式应用下,种植农户、经销商户、加工企业的资金之困都可以在稳定的产业链中得以解决。

  这一金融模式的推出是临猗农商行“普惠式”金融改革的创新,也意味着地方金融机构在适应山西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市场趋势中自我求变。

  有政府的政策信号引导,也有产业化部门的出力,有地方金融机构的配合,更有与市场的联动。2014年9月,山西提出了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的思路。以财政资金作为基础资金来源,吸纳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等社会资金参与,通过融资担保、贷款担保、股权投资的方式向农业产业化企业、普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地方涉农担保机构提供资金支持。这一思路旨在通过财政杠杆和金融政策的作用,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三农。

  这是山西探索创新财政资金支农模式的一大手笔:试图通过财政杠杆与金融政策的相互作用,实现政策导向与市场经营的有机结合,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至此,政府与市场的“两手”互动形成了生动的农业投资局面。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