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创业潮来袭 投资人说:淡定

  • 发布时间:2015-03-19 15:44:21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四层楼高的电子屏矗立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入口,不断变幻的画面时时闪出街内咖啡馆的广告:车库、3W、Binggo……入驻其中的创业服务机构多以咖啡馆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不过在这里,重要的不是咖啡,而是“遇见”。创业者们在这些简洁明快的空间里,遇见灵感,遇见伙伴,尤为重要的,是遇见能用真金白银支撑他们梦想的投资人。

  当创业潮来袭,大众关注创业者,创业者关注投资人,那投资人们如何看待这场创业潮呢?

  最好的创业环境,此时此地

  几乎没有人怀疑,中国互联网行业近十年来最好的创业环境正在眼前:更充裕的资金支持,更宽容的社会心态,更低的技术门槛;以及更注重本土的行业趋势——在满眼咖啡馆的创业大街上,有客人排队的食肆是一家贯彻“互联网思维”的肉夹馍店。

  朱天宇(蓝驰创投合伙人,主导对趣分期、唱吧、美丽说等项目的最早一轮投资):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初主要是模仿,抄美国的东西看在中国能不能做。当时,国内活跃的资本一只手就可以数出来。慢慢的,大家发现模仿是不够的,互联网领域的领导者开始反思,必须按照中国的国情和市场特点来创新,产生了担保支付、百度贴吧这些关注本土的实践。这一阶段,大公司的创新引领着创业的方向,TMT(电信、媒体和科技三个英文单词缩写的第一个字头)是创投最活跃的领域。与此同时,进入中国的资本也越来越多,著名的投资机构相继在中国开设分公司。

  而从2009年到2010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创业潮,基本由本土创新在主导。中国市场的需求看起来和国外很像,但实质不同,创业者必须切中本土用户的需求,自主创新越来越多。

  互联网是中国最市场化、最透明的行业,当他们拥有了足够的消费者的力量之后,会借助这种力量来“颠覆”上下游,改变以往那种围绕“龙头”国企形成的关系型、资源型导向的经济模式。我想,这是互联网创业潮为中国经济注入的最重要的力量。

  蒋涛(戈壁创投 合伙人):更好的创业环境,不仅仅是资金支持更充裕,还有技术进步的影响。比如开发框架更开放,以前你什么代码都要自己写,现在不需要了;还有软件销售的扁平化,以前一个创业者要把自己的软件销售出去很困难,现在你放在App store上就可以。

  而一些成功案例的影响,使投资者对创业者有更大的宽容度,允许你有试错的过程,不排斥初次创业者,而第一次创业失败的经历还有可能会给你加分。

  和前辈们相比,创业者本身也更有经验。同样是刚走出校门,现在的毕业生基于朋友的经历、媒体的报道等等因素,会对创业的过程更了解。

  此外,年轻人创业的意愿更强烈,社会态度也在改变。当一个年轻人选择创业,而不是去应聘一份工作的时候,周围的人不会再觉得你是个异类。

  北京无疑是(创业)案源最多的城市,大概占到40%到50%的比例,基金也最多,投融资最活跃;其次是上海。互联网公司集中、大学密集度高都是优势,北京还有政策和历史的因素。今后,这种中心区域还会滚雪球式的发展——在这样的地方创业,你失败了,第二次创业可能更加获得投资人的青睐,或者还可以比较方便地进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互联网公司的首字母缩写)工作,积累几年以后,再从BAT出来创业。

  其他地方也在冒出来,像杭州、广州、成都、南京。一个地方如果出现一家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带动效应会非常大。阿里巴巴上市催生出了一批千万富翁,他们很可能会成为新的天使(投资人);而途牛上市之后,就带动了南京的互联网创业。

  环境再好,也要先认清你自己

  “××闪投 创业者人生中最高效的一天”。

  “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

  “免费咖啡、免费办公场地、免费创业服务、免费投融资对接……”

  创业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海报招贴激动人心,被镜头追逐的成功案例很接地气,连印象中高冷的政府部门都在这个问题上格外的面目可亲,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鼓励你:创业吧!兄弟!

  不过,投资人们的经验之谈是:不管谁喊你创业,都先淡定地认清自己。

  “一个领域里最后只能存在一到两家公司”

  朱天宇:虽然行业环境很好,但我认为对创业不能做没有节制的鼓励。我仍然不认为大学生是适合创业的群体,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很难让学生在早期实践中积累相关经验。

  选择创业是选择一种成活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成功的创业者是“天生的”。创业需要你永远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找到问题,并且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一点和在大公司里工作其实很像。

  同时,你还要在压力下长期保持兴奋、有快感;每天反省自己,然后迅速改进。知错,能改,还要改得快!选择创业,一定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你是不是这样的人。不管环境多么好,这个领域多么热,也不管是谁在号召——是总理还是你妈,关键是要认清你自己。

  刘畅:就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对大量的创业者投入进来还是完全能容纳的。但是必须要说,目前创业的成功率还是蛮低的,我感觉八九成都是失败的,而且这样的淘汰率是一定的。因为通常一个领域里最后只能存在一到两家公司,打车、团购……都是这样。

  “传统行业的人尝试本行业的互联网化,较难成功”

  蒋涛:不管行业热还是不热,创业都不是适合每个人的生活。我认为创业者最重要的是自主的学习能力——而这方面是我们教育体系的一个弱点。资本的宽容度高,支持你试错,但你会不会试错?能不能随着公司去成长?你在压力下的表现怎么样?有没有足够的情商处理跟其他合伙人、投资人的关系?有没有领导力和一定的个人魅力?

  我的感觉,创业团队在天使轮或者A轮融资的时候,能否找到一个关键合伙人很重要。因为早期团队完美的很少,需要吸引能弥补团队缺陷的合伙人,如果你觉得适合的人不愿意跟你合作,那你就要考虑自己的领导力和魅力了。

  目前来看,有些年纪比较大,从传统行业过来的创业者在学习能力上容易有欠缺,离互联网的思路比较远。没有传统行业背景的人用互联网去切入传统行业,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反过来,传统行业的人尝试本行业的互联网化,很难成功。前者从外部来看,只关心用户的需求,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改变的;而后者从内部来看,到处都是壁垒,行业经验有时候带来的是固定的思维模式,只有突破这些框框,才有新的机会。

  投资人这样做决定

  环境在改变,投资人做决定的方式也在改变。关于这场创业潮中的创投生态,流传着这样一些说法:譬如投资人选择项目并不那么认真,讲的是概率,他们会投大量的项目,有一个能成功上市就OK;譬如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吸引投资人,考验的是创业者“讲故事”的能力……

  刘畅(有超过十年的投行经验,作为VC和天使投资人,对传统行业和互联网项目均有涉猎):这个领域的投资方式和传统行业完全不一样,对于传统行业,评估投资项目的时候你可以有一个模型分析他的盈利能力,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去看他的市场前景,看他的资产负债表……总之,对于很多问题都有成熟的方式去找到答案。但是现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颠覆了过去的套路,很多东西没有一个传统的模型来判断。

  投资人每天都会接触大量信息,有时候的确需要创业者会“讲故事”,如果你能讲到让投资人第二次听你讲,就差不多了。现在市场越来越细分,专业性越来越强,我会更倾向于选择有技术和市场营销背景的创业者。

  蒋涛:现在的环境会要求我们加快做决定的速度,通常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不过,我们判断项目的方法不会改变,仍然需要做深度的研究,投前一定要做比较完善的尽职调查。速度的提升,主要通过加大工作密度和对行业的积累来解决。

  行业积累能帮助投资人比较快地做出判断,投资途牛的时候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接触这个项目,在当时应该算很快了,因为之前我在艺龙做了很长时间,对旅游(领域)有判断。

  另外,我们强调对行业的前瞻性,比如我们在2012年开始投生活o2o,当时这个领域还完全不热,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去做研究。

  投资创业团队有点像找人结婚,不能只考虑某一方面的情况,性格非常不匹配的话,对投资人和创业团队来说都会很痛苦。

  熊伟铭(华创资本 合伙人):这就像找工作或者申请海外学校,你不太可能一下中头彩,拿到哈佛的全额奖学金;所以需要分散投资、多家申请。但是每个过程,每次投资都是“真爱”。只是到最后只有极少数公司能变成小米和滴滴打车,其中一部分能变成还不错的大公司,大量的公司还都是默默无闻。

  平均来看,成为一家 “独角兽”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 需要7至10年的时间,由于基金年限的限制(一般是10年),我们一般不得不忍痛割爱,在10年期限上出售手中的股票归还给基金的最终出资人(LP)。少量基金是常青基金,可以永远持有,比如巴菲特。我们这个行业最好的回报一定来自于长期的创业者,不欢迎短期套利者,那是二级市场的运作方式。(主笔 张棻)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