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315金融服务质量”调查 保险问题突出

  • 发布时间:2015-03-09 10:29:17  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金陵晚报记者 马乐 金菁

  买了承诺高收益的分红险,可是到期分红却甚至不及同期银行定存利息;本想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但最终却被“忽悠”购买了一款保险;说好的十年到期,但是等到仔细查看保险合同却发现要想拿回全部保险金要等到60年后……

  金陵晚报“315金融服务质量”大调查自开展以来,电话热线及网络投诉渠道每天都会接到市民关于金融消费的各类投诉。各个投诉案例虽然看似独立但是记者进行归纳后发现,市民在购买保险中遇到的问题相对较多且主要集中在几大方面。

  银行理财变成保险

  “当时大堂经理是向我推荐说有一款不错的理财可以买,哪想到最后竟然变成了保险。”市民吴女士告诉金陵晚报记者,自己就曾有过理财产品“被保险”的经历。

  吴女士表示,自己在和银行大堂经理交谈中透露出想选购一款理财产品的愿望。“当时她就向我推荐有一款理财产品不错,接着把我带到了理财经理的柜台那办理。”吴女士因为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信任,也没多想,同时,理财经理介绍的产品收益也确实不错。最终吴女士支付了10万元购买了此款产品。

  不过几日后,吴女士却接到了保险公司打来的回访电话。刚开始还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吴女士反复回忆后才意识到几天前在银行购买的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财产品而是一款保险。

  “我赶紧去银行问情况,这个时候他们才告诉我推荐我买的是款保险。”吴女士略带不满的告诉记者。“虽然这款产品预期分红收益不错,还有一定的保险保障力度,但是这样的销售方式却让我难以接受。”吴女士称,对于消费者而言,需要的是一种被诚信对待的态度。再好的产品,如果被附加在欺骗的前提下,无论谁都很难接受。

  分红不及银行定存

  “买了分红险就是看中收益这一块,但是最终到手的分红却比相同存期的银行定期存款还低,这不是摆明了欺骗我们老年人么。”市民周大爷打进热线电话,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周大爷告诉记者,当时他带着5万元现金去银行柜台存定期,柜员向他推荐,可以把这笔钱买成分红险。“他们给我计算了一下,买这款保险,一方面收益比当时定存1年的利息要高,另外作为保险,对于我这样的老年人来说也是一个附加的优惠了。”被说动的周大爷当即决定将5万元一次性趸交保险金。

  一年后,周大爷收到了红利通知单。不看不知道,一看满怀期待竟然落了空。“说好的比定存利息高,但是我在通知书上看到的利息却比定存利息还要低。”愤怒的周大爷当即去银行理论,对方给出的答复是,当时工作人员只是做了分红演示,并不代表实际收益,最终的数据还是以分配到个人账户中的金额为准。

  就此问题,某保险公司专业人士告诉金陵晚报记者,业务人员在营销保险产品的时候只能告知投保人产品的过往业绩,并可以对其做出分红演示,但是并不能以此作为承诺向投保人明示未来收益。其建议市民在购买分红险时,对于分红演示结果进行参考但不要完全依赖于此。另外,对于明确追求保险保障的市民,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更贴合自身的产品。“不同产品有不同的针对性,不要将分红收益与保险保障本身混为一谈,毕竟保险的初衷还是保障的效用。”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