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一泓清碧南流去 深情共饮一江水

  • 发布时间:2015-03-04 20:29:47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车晓蕙 王攀 吴涛 马晓澄  责任编辑:罗伯特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一首万众传唱的经典旋律,一泓静静流淌的清水碧流。

  今年3月1日,全长68公里的东深供水工程迎来建成50周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东深工程向香港供水量超过一个半洞庭湖,保障了香港75%的用水需求。而这一过程,正伴随着“世界最大都市群”珠三角的迅猛崛起,无论城镇化、经济发展冲动如何强烈,今天的这一泓清水,见证了沿线人民对生态保护底线的坚守,也寄托着内地和香港民众互融共通的温暖情怀。

  承诺和坚守:50年不变

  广东省河源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大院里,高高竖着一块牌子,上书“东江屏障”。厂长李迪武说,过去两年中,在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下,河源一口气拿出7000多万元,对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进行全面改造,使得本属欠发达地区的河源市拥有了国际一流水平的污水处理厂。

  通过污水设施处理后,废水还需经过3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湿地过滤,出水指标可以全面达到国家地表3类水质标准。记者在出水口见到,芦苇摇荡、野花盛开,看上去更像是山间的一个泉眼。“‘东江屏障’是我们这座城市做出的承诺,我们要对得起这个承诺,对得起珠三角和香港4000多万喝东江水的人。”李迪武说。

  东深供水工程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座以供应香港用水为主要目标的跨流域大型引水工程。负责管理该工程的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叶琴说:“在整整半个世纪的沧桑变换中,依靠中央政府鼎力支持和沿线城市的密切配合,无论是从水量、水质还是从水安全角度衡量,我们都兑现了‘保障好香港用水’的庄严承诺。”

  广东省水利厅厅长林旭钿说:“人们习惯用‘政治水、生命水、经济水’概括东深供水工程,在我看来,这三个定义也对应着三个香港的关键词:稳定、健康与繁荣。”

  坚守对港承诺,首先意味着对水量的保障。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东深供水工程承担的供应区域内,深圳、东莞的城镇生产生活用水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缺水、“口渴”是一种常态,但尽管如此,一再扩容的东深供水工程始终把对港供应放在首位。

  据记者了解,目前,东江水资源利用率已经达到35%的“安全红线”,但经广东省政府协调,珠三角相关城市的新增用水需求通过“西水东调”等新的调水工程,满足香港除实际使用的约8亿立方米,每年仍预留3亿立方米的用水权,足以让这座港口城市抗击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和“水量承诺”相比,坚守“水质承诺”则显得更加艰巨。在河源市,当地政府为了保护东深工程的水源新丰江水库,忍痛叫停了三条已经开建的库区公路,转而采取投资更大、耗时更长的移民措施,为的是防止“路通林毁水污染”。河源市水务局副局长赖寿雄说,尽管经济并不发达,但河源近年来已经拒绝了500多个可能产生污染的工业项目,累计投资额超过600亿元。

  更往北去,在东江的源头江西省寻乌县境内,东江源村直到今天依然不富裕,去年村民的人均收入不到2400元人民币。然而,这座村庄依然默默坚守着封山禁令,为保护生态,全县如今还在严格控制果业开发,引导柑橘果农改种阔叶林和小山竹。

  跨区域治污:从牺牲到共赢

  从东江源头的水土保持,到新丰江水库的库区生态保护,再流经繁华的珠三角都市群,东深供水工程从最初的“对港窗口”变成了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和水质保护的典范工程。

  东深供水工程最初、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解香港缺水的生存之忧。香港三面环海,但淡水资源奇缺。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4天才能供水一次,每次供水仅4个小时,300多万人生活陷于困境,生存危机迫在眉睫。1963年12月,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中央财政拨款3800万元,建设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以济香港。

  在当年肩挑人扛的原始方式下,一万多由知青、农民组成的建设大军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工程建设。最初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将水位提高46米,使之倒流83公里进入深圳水库,再经3.5公里长的输水涵管送入香港供水系统。

  随着沿线深圳、东莞两市经济发展,东深工程也承担这两地的部分用水需求。为支撑香港、深圳和东莞三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东深供水工程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扩建、一次改造,累计耗资76亿元,现长68公里,总体供水能力从最初的0.68亿立方米提升到现在的24.23亿立方米。如今对香港、深圳的供水分别占两地区总用水量的75%、50%以上。

  为保障东深供水工程的水质,东江流域进行了持续数十年的跨区域治污之战。广东省为东江污染防治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达到20多部,治理标准中“最严厉”、“最严格”等字样频繁出现。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东江监察局、东江流域管理局、深圳市东深水源保护办公室等机构,也专为加强东深供水工程水质而生。“珠三角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群,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口的持续增长、污染源的不断变化,这些都给东江水源、水质保护造成了极大压力,我们必须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也必须忍痛处置牵涉多方利益的发展项目、城市活动,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困难与压力。”深圳市东深水源保护办公室主任叶新金说。

  最初的水质保护,更多地以牺牲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代价,但长期的探索中,沿线开始找到保护环境并共赢的路径,事实证明环保与致富之间并非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最初的水源头江西寻乌,养了20多箱蜜蜂的何恩羊,实施封山禁令后,蜜蜂产蜜更多了,2014年,他的养蜂收入达到了2万元。

  在东深供水工程的末端——深圳水库所在地罗湖区,该区花费三年时间,用市场机制推行环保改造,将流入深圳水库的梧桐山河从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露天排污水道变成了鲜花盛开、水道整洁的亲水公园。如今不仅成为深港两地小学生假期写真、城市居民周末旅游的好去处,还为周边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空间。

  2000年,东深供水工程划入广东粤海后,粤海集团始终坚持以“一流工程、一流管理”为目标,将确保安全供水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将先进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引入东深供水工程管理运营之中。在粤海集团的领导和指导下,粤港供水公司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工程运行、维护、检修及应急处置等制度,以标准化管理规范日常工作。特别重视对香港供水安全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环境监测中心,确保供水水质;采用完全独立的110kV双电源、双回路供电方案,确保电力供应不间断;每年定期停水检修并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工程安全可靠。同时,制定了《东深供水工程水质异常事件应急方案》,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联合水质应急协调处理机制,应对水质突发事件。

  在徐叶琴看来,与干线总长1432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比,总长68公里的东深供水工程在长度上并不显眼,但它接连了内地和香港两种制度、跨越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用无可争议的事实证明了“调水和节水并举、治污和发展共赢”的水资源利用新思路。

  生意和情谊:透明、互信、共融

  毗邻深圳水库、和香港仅仅“一水相隔”的深圳对港供水站量水间依然是一间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很多市民并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在过去的50年里,已经有约223亿立方米清水经过这里流入香江,滋润着“东方之珠”闪耀光芒。“我们最骄傲的是,在过去的50年中,深港两地从未在水量稽核、水价核算上产生分歧,我们彼此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而这也是东深供水工程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之一。”指着量水间五座巨大的水管和阀门,深圳对港供水站站长利威南说。

  互信、互通、互融——经历过50年的岁月洗礼,东深供水工程已经从一条清水的物理渠道,变成了广东和香港、内地和香港之间感情流通、心意相通的情感通道。

  在徐叶琴眼里,50年来为这条清水渠做出的付出与奉献,绝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东深供水注入的不止是物质,还有感情。他说:“东深供水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经济水,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一笔买卖。但50年风风雨雨,东深供水并不仅是一笔生意,还有更多情谊。”

  徐叶琴认为,尽管近年来围绕东深供水工程产生了一些杂音,但依托透明、公开的信息沟通交流机制,这些杂音不会干扰、破坏粤港两地绝大多数公众对于这一工程取得的广泛共识。

  详实的数据“对表”无疑是互信、互通机制的坚实基础。在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各样各式的先进监测仪器。这些设备可以完全覆盖国内地表水、饮用水和污水三大类水质、300多项指标的监测。

  “对供港水源,我们固定监测的每天是3个指标,每周是8个指标,每月是30多个指标,全年是109个指标。每年还会出一个完整的水质监测报告,只要需要,这些数据都会提供给香港水务署等机构、部门,香港方面的数据也会及时提供给我们。”林青说。

  人员的往来、常态化的考察交流,则是互信、互通的外在保障。李迪武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这座污水厂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批香港访客前来参观、考察,“寒暑假时,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数以百计的香港中小学生到现场看我们的污水处理过程。”而在东江和东深供水工程沿线,这种频密往来的情况几乎在每个环节每个节点、每个设施处都是常态。

  香港水务署这样评价东深供水工程带给香港的益处:实有赖东深供水工程、深圳水库对港供水的工作,确保香港长期享有充足的水源,以应付市民及各行业对优质食水的需求,也维持香港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一朝竣,使命千载承;共饮一江水,绵绵满江情。一泓清水,依然流淌在珠三角,流向香江。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