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 看“超级金矿”的挖掘力
- 发布时间:2015-03-04 05:33:53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迎来了世界科技创新格局调整时期。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聚集,创业服务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就业人数175万。
四川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新动力的孕育,都需要我们花大力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困难?推进创新创业有何“他山之石”可资借鉴?本期咨文,我们邀请三位嘉宾解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否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决定草根创业者和初创团队成败的关键,是哪些因素?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四川要做什么
□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教授 汤继强
【核心观点】
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机遇,进一步发挥四川人才、科技、教育等资源优势,简政放权,优化政策和服务,促进一些强势领域和垄断部门“开仓放粮”,加快具有区域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麦肯锡公司的研究表明,每10000个商业创意会产生1000家企业,其中100家会得到风险投资,20家可以上市,2家会成为市场领先者。
正是创新创业活动的持续活跃,让美国一直站在世界工业革命的领导地位上,并影响着世界创新的进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说:“国家层面的繁荣源自民众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必须要创造自己的产品和工艺。经济下行压力大,传统增长方式受到严重挑战,环境污染、能源供应、民生就业等多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要应对这些挑战,关键在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世界银行在《衡量21世纪的资本》报告中认为,不同资本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不同,有形资产贡献率为17%,无形资产为57%,后者当中就包括人们的相互信任、清晰的产权、廉洁高效的政府、公正的司法体系和国家管理能力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基础上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这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
互联网、物联网正在推动一个协同共享、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到来。《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其最新作品《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中描绘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物联网分散和互联的本质,深化了个人参与创业的程度,而该程度又与个人在社会经济中协同关系的多样性和强度成正比。
这是因为通信、能源和物流的民主化,会使每个个体变得强大,同时,每一个个体又必须参与到社会资本支撑的点对点网络中,一个通过提高社会内涵来增强自主创业精神的时代即将来临。
年轻的社会创业者可以通过众筹资本组建新的公司,市场的“交换价值”可能会逐渐被协同共享下的“共享价值”替代。众筹社会资本、民主化货币、人性化企业,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对等信贷”、“社会信贷”,正在消除大型金融机构以高利率形式向借贷人索要的成本。
基于此,四川应该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机遇,通过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发挥四川人才、科技、教育等资源优势,简政放权,优化政策和服务,促进一些强势领域和垄断部门“开仓放粮”,加快具有区域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四川在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突出作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人和钱决定创业生死不能坐等投资上门
□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顾锐
【核心观点】
人才是创业团队最核心的问题,四川有很好的人才基础。创业初期,不建议招新人培养。争取投资,不要坐在家里等,而要主动走出去。关键在做出好产品。
正如雷军所说,站在风口,猪都会飞起来。无疑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机,做了顺势而为的事情——公司用了4年时间,Camera360在全球拥有了近4亿用户,团队也从最初3个人到现在近200人。但四年前和我们共同创业的那帮人,很多都倒下了,曾经火热的一些产品也淹没在了时代的进程中。
在我们看来,决定创业团队生死的,归根结底是两点:人和钱。
人才,始终是一个创业团队最核心的问题。四川有很好的高校,也有很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制造业基础,所以人才的总量和层次都是很丰富的。即使缺少有团队管理经验、技术的高端人才,也可以从北京、上海等地引进补充。
横向来比的话,在办公条件、薪资待遇等方面,创业团队肯定是无法和大公司相比的,很难跟后者争抢人才。这种情况下,政府若能组团带领创业团队去外地招人,可能会事半功倍,因为政府部门的“站台”,可以增加人才对这个企业乃至行业的信心。
对于初期创业团队,我们并不建议招新人来慢慢培养。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各个岗位都具备了有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这时才有实力培养新人、建立人才梯队。为控制成本,初期创业团队规模不用太大,确保团队构架合理即可——懂产品、懂技术、懂市场的人构成“三驾马车”,足够做出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吸引到投资后,再进一步扩充人才队伍。
在整个创业期,人员价值观和对企业文化认同尤其重要。我们在选择伙伴时第一强调的不是能力而是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团队超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至于钱,创业尤其是互联网创业,在早期有相当长的一段孵化期,非常需要外部资金支持。在这方面,成都和资本圈的距离还是比较远,金融机构相对少,能被关注到的机会就少。但说到底,只要产品足够好,距离也不是问题。创业者也不要坐在家里等着投资上门,而要主动走出去。现在有很好的渠道和平台,创业沙龙、路演、创业杂志,都可以展示产品。我们公司第一笔天使投资,就是去北京、上海谈下来的。
地方政府也有扶持资金等支持,但创业团队有时候对政策不太敏感,希望有便捷渠道能让我们和政府经常沟通,获取这方面信息。
保障人才和资金,核心还是为了做出好产品。就产品本身而言,我们的经验是:做自己最擅长,但同时还是市场认可的产品!创业团队初期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根据自己具备的资源和技术,即“能做什么”而不是“市场要什么”来做产品。建议先问问自己,产品能解决用户什么样的需求?商业前景如何?商业模式是什么?有了对市场敏感度和对目标市场分析,再动手创业吧。
扶持创新创业要帮到点子上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袁持平
【核心观点】
对产业发展要有耐心;对创业者要包容;扶持创新创业要有针对性;创新创业要善于借力。
创新创业,广东,尤其是深圳地区的发展经历,对四川可资借鉴。
其一,对产业发展要有耐心。过去很多人认为深圳只有山寨产品,但我们看看走过山寨期的深圳收获了什么?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城市排名中 (不含省级城市),深圳居于榜首,达12032件,比第二名杭州高出一倍多。有效发明专利密度,深圳仍然高居榜首。在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不含港澳台)企业中,深企数量占到了一半。这都是建立在发达的制造业,尤其是电子制造业的基础之上。创新创业肯定是跟产业结合的,有具体产业的发展,才有相应的市场、人才、技术。不然,创新创业将成无本之木。
其二,对创业者要包容。硅谷和深圳这样的地方为什么能够成功?绕不开移民城市这个特点。移民城市跟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开放和包容。广东人有这样一个说法:在深圳的土地上,即使插上一把筷子,也会迅速成长成一片树林。深圳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深圳,一定是跟这个城市的创新创业因子有关,而这又植根于这座城市对创业者的包容。
其三,扶持观点要改变。很多城市一提到发展,就是招商引资;一讲到扶持,就是给优惠政策。这种观念,是不适合用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须了解创业者真正的需求,帮到急时,帮到点上。
深圳出台了全国首个《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利用财政资金引导、放大和激励作用,全面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资本要素投向科技创新。其中通过银政企合作贴息,政府以5000万元撬动了近20亿元银行资金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近日,广东省政府又出台了2015年1号文件,12条政策为科技创新松绑,包括赋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全部归单位自主分配等,力度是空前的。
其四,创新创业要善于借力。珠三角地区当下这一轮创新创业热潮,以政府鼓励技术创新和充分保护知识产权为基础,以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为条件,以金融服务及一系列现代服务业的有效支撑为结合点,还充分借鉴和吸收引进了香港地区的前沿科技创新技术与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业。政府还为创新科技产业提供财政与金融支持。四川也不妨多搭建与其他发达地区的科技交流、转化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和借力,加速本土创新创业热潮兴起。
网友声音
“xinran”:上世纪80年代的创业,胆量够大即可;上世纪90年代的创业,有方向有资金即可;而今的创业,还需要足够的智慧,创新的底色愈浓,成功的可能愈大,白手起家尤其需要知识支撑。
“三巴浪子”:上世纪80、90年代开个米粉馆可以成为百万富翁,这是创业,也是服务领域的创新。如今知识经济、互联网经济时代,在家里开个午餐店,可借助微信、微博、QQ等网络媒介,从虚拟空间拓展服务人群。本栏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张岚 熊筱伟 吴璟本报制图 卢浩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