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病死畜禽找个好出路
- 发布时间:2015-03-03 07:31:48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郭少雅
畜禽养殖者的圈子里有句老话,“家财万贯,带毛不算。”可见畜禽养殖面临的巨大风险。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生猪最多的国家,即使按照生猪3%的正常死亡率,养殖基数大,散养比例高,生猪的死亡绝对数量就大。
关键是,“死猪到哪里去了?”因为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养殖户图省事,只好将病死猪往河里一扔了事。毕竟猪已经死了,再花钱搞深埋、焚烧,养殖户还要增加成本。还有更多的病死猪流入市场,去年年底,媒体曝光的江西高安病死猪流入市场事件让消费者得知,通过售卖病死猪肉,仅仅一家屠宰场就可以获得两千万元/年的销售收入。
生猪得了病,最值得同情的是养殖户,可为了减少损失而将病死猪扔进河流或卖给猪贩子,任由带有安全隐患的猪肉危害环境或被端上餐桌,处于弱势的养殖者又成了公共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施害者。
简单地“堵”不是办法,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享受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无害化处理才能获得保险理赔……让养殖者通过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减少损失,让参与无害化处理的企业在生产中尝到甜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建立,引导着病死畜禽的管理实现了从“以堵为主”到“堵疏结合”的转变。
实际上,四川、江苏等地开展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践,不仅是确保餐桌安全的法治约束,更是促进当地畜牧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温生物降解、把病死畜禽转化为生物有机肥和工业用油,各种围绕病死畜禽处理利用的科研和市场行为,让病死畜禽变废为宝。给病死畜禽找到“好出路”的无害化处理,不仅盘活了畜牧产业发展的局面,更扎紧了保障“舌尖安全”和生态文明的制度机制,既是商业机遇,更是公共卫生和生态福利,可谓一举多得,利国利民利企。
从病死畜禽的处理机制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许多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需要严格的监管,更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如此,农业生产的“减肥减药”机制的建立亦是如此。用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许多食品安全问题就会从源头上得以消弭。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