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罩子”没了 晚霞夕映回来了
- 发布时间:2015-03-02 08:29:28 来源:内蒙古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吕学先
“2014年是包钢历史上环保投入最多、监管最严、效果最好的一年。厂区上空多年的‘烟罩子’没了,晚霞夕映的景象又回来了!”包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德刚语气略显激动。
2月12号,包钢举行环保工作通报会,以全新姿态拉开践行新环保法的序幕。
作为我国重要的千万吨级老钢铁工业基地和最大的稀土生产、科研基地,包钢环保“欠账”严重。
“包钢的环保比行业先进晚了10年,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头等大事,要进行‘环保补课’。等不起,也慢不得,要全力向环保一流的目标推进!”公司董事长周秉利的坚决,让包钢安环部部长刘振刚等干部职工备感压力。
通报会上,刘振刚在LED屏播放的照片点滴记录了这场环保攻坚战的浩大和艰巨:环保培训、壮大机构、制度保障、多部门联动、干部考核一票否决、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尾矿库治理……
“2014年,钢铁行业的利润只有0.78%。包钢的利润预计不超过5000万元,而环保投入却达到23.6亿元,实施了71项治理项目,长期服役的所有落后工艺全部淘汰完毕!”李德刚强调,在结构调整中,仅因烧结机停产一项就损失利润2.4亿元,脱硫设施每年新增费用近1.6亿元。
巨大的付出,彰显着自治区工业长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014年,我们‘十一五’以来的所有环保验收都通过了,所有的钢铁排污证都得到了核准,这在行业里为数并不多!包头提前一年完成减排目标,包钢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德刚很欣慰。
伴随着李德刚掷地有声的话语,厂区内的环保项目仍在紧张进行。记者看到,在1、2、3、5号高炉上料系统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最后的土建施工。包钢炼铁厂炼铁一部设备部长梁红根说,马上要开始设备安装,春节期间要加班加点。
“此次改造投资5.7亿元,将采用当前行业较为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彻底改变包钢炼铁高炉的生产工艺和环境。”包钢炼铁厂厂长郝忠平介绍,4座高炉上料系统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按300万吨能力一次建成。而目前,4座高炉产能达到年产铁660万吨,比原设计翻了一倍多,上料系统年处理原燃料和辅料1500万吨,原有的原燃料运输系统及通风除尘设施早已不堪重负。
没有节日的轻松,只见紧张的忙碌。李德刚的话言犹在耳:2015年将是包钢最为困难和复杂的一年,但我们的环保目标不会动摇,那就是达到行业一流,让碧水蓝天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