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种双季稻!”
- 发布时间:2015-02-18 01:30:41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张振中
“农时特别紧啊,过了春节,初八初九就要忙春耕生产了。”2月15日,离过年只有3天了,种粮大户孙文献将社员叫到合作社做两件事:一拨人维修农机,一拨人和农户签订代耕代种协议。对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孙文献来说,全村早就没有单季稻了,但还要帮助全乡“取消一季稻,全种双季稻”。
孙文献是湖南省汉寿县大南湖乡永红村金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种植大户,和许多社员一样,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钱袋子。汉寿县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大县,而大南湖乡则是汉寿的核心“粮仓”,5.4万亩耕地全部用来种植水稻。
在大南湖乡,人均耕田面积有3亩多,可“人人爱种田”的粮农们总嫌地少了,琢磨着要充分利用每一寸田地。2012年以前,作为湖区的大南湖乡有1.3万多亩低洼田,长期以来是“干不了三天、淹不了三天”,只能种植单季稻或者用来“围田养鱼”。既然没有多余的良田,只有在低洼田上打主意:将低洼田改造成中产田,单季稻就可改种双季稻。
借助农田改造项目,许多低洼田得以改造成适宜双季稻种植的良田,到2014年,只剩下800多亩田种植一季稻。乡里和粮农一直盘算着在2015年将800多亩一季稻全部种植双季稻。到底拿什么来实现“单改双”?汉寿县委常委、副县长余习琼告诉记者,“单改双”主要靠两招:一招是靠政策激励,汉寿县实行新增惠农补贴向种粮大户倾斜,从2014年起,100亩以上的规模种粮大户种植双季稻将获得每亩78元的补贴,这大大提升了粮农“单改双”的积极性;另一招是靠项目改造,随着大力实施小农水项目,提升改造机埠,疏通碍化沟渠,许多低洼田顺利改造,抗旱排给问题得以解决,达到了种植双季稻的标准。
“2014年我们乡总产水稻8900多万斤,今年全部‘单改双’后,水稻总产有望突破1亿斤。”大南湖乡党委书记丁跃中信心满满。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