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巨龙”过处崛起条条产业走廊

  • 发布时间:2015-02-14 05:13:5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条条蜿蜒呼啸的高铁“巨龙”,有着点石成金的“魔力”,让各大产业板块流动升华,旧貌换新颜。

  高铁有着超长的产业链,强力带动了与高铁直接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全面升级。

  投资巨大的高铁建设为钢材、水泥等传统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据测算,高铁每亿元的投资,平均消耗0.333万吨钢材、2万吨水泥、3.11万吨沙土、5.16万立方米石头和0.085亿元设备,还需22.86万工时,对相关产业拉动效益在10亿元以上。

  技术领先的中国高铁,还拉动了冶金、机械、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零部件生产设计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市,形成了一条条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一批关键设备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上迅速成长。

  更重要的是,一批传统产业因为高铁标准而走向绿色高端,一批高科技产业因为高铁标准而走向世界领先。传统铝加工企业丛林集团借助为高铁提供车体材料的契机,不断加强研发,实现了由低端民用产品向高端工业型材的成功转型。中国北车不断创造中国乃至世界之最,实现了高速和重载两方面的世界级跨越,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重要一环。高铁装备的高标准,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工业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研发、系统集成能力,以及制造水平的全面提升。

  “中国高铁是后发优势的经典案例,其发展路径是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产业升级,也倒逼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说。

  高铁变成了现实生产力,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落后产业更新换代,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徐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民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过去“捡到篮里就是菜”,现在引资要挑高端产业、挑龙头企业。在徐州采访时,记者发现高铁的便利不仅带来了人流也带来了市场,有了人才流动的智力支持,有了辐射更广泛的经济圈市场效应,徐州的传统机械制造走向智能制造,软件产业从无到有,使这个老牌的工程机械之都转型升级、焕发新春。

  让生产要素流动起来的高铁,也让产业“流动”了起来,日益频繁的产业转移让高铁沿线有了新的产业布局。

  “高铁沿线正在形成以产业链、产业集聚带为基础的分工和布局。”龚晓峰认为,在已有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圈状”经济地理格局形成之后,还会进一步形成更多沿重要交通轴线布局的“带状”产业地理格局。

  与高铁直接相关的产业,将获得令人羡慕的市场机会。未来,庞大的高铁建设工程仍将发挥巨大的产业带动效应,把中国从过去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带向内生动力发展模式。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介绍,到2020年,高速铁路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基本覆盖各省会及50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铁快速建设将带动高铁产业链上下游细分领域的发展,为高铁产业的全产业链带来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从京沪高铁到京广高铁,从兰新高铁到沪昆高铁,以“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为主骨架的高铁之路,将打通东西南北原本相隔数千公里的经济区,把当前的3大城市圈扩展为覆盖全国的高铁城市圈。高铁所过之处崛起一条条产业走廊,让产业板块流动起来,流向更高端的领域,流向更合理的布局。

  未来,迈步高端的中国产业将搭上高铁的快车,“走出去”角逐世界速度,占领全球的创新制高点。中国已成为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的国家。2014年,中国企业参与的境外铁路建设项目达348个,累计签订合同额247亿美元。随着跨境高铁的建设,在互联互通的世界产业格局中,不仅是高铁,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还有着数百种优势工业品的制造能力,也将像高铁一样书写新的辉煌。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