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红包大战狂欢 莫拿支付安全当炮灰

  • 发布时间:2015-02-14 00:29:23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时言平

  抢红包,抢红包……春节前移动互联网红包大战硝烟弥漫。据公开报道,仅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今年就砸下了81亿元。一场由互联网巨头主导的抢红包活动,成了公众参与度最广的“固定节目”。

  然而,当大家调好闹钟、备好流量准时开抢时却发现“雷声大雨点小”,不少网友吐槽“把屏幕都戳碎了,却啥都没有”。抢着发钱为何还遭吐槽?事实上,土豪BAT拉上众多商家一起发红包,与之前的打车软件补贴战一样,与其说是土豪自掏腰包给用户发红利,倒不如说是一场集传统节日、电子红包、企业商家、移动支付于一体的大型整合营销战。眼下,春节红包已成为效率最高的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一,未来基于社交和支付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为了抢红包,用户忽视了存在于“抢红包”背后的安全隐患,以信息和隐私换金钱,以后万一出现隐私泄露、信息转卖又该怎么办?狂热于通过发红包抢用户的互联网企业,不应忽视了用户们的信息安全,更不能拿金融支付安全当炮灰,而应切实保障支付安全,给用户更好更可靠的移动支付体验,这才是抓住用户的关键所在。

  一大波“网络红包”,即将在春节期间出现。不少人恐怕已经调好了闹钟、备足了流量,等待着“红包大战”正式上演。此次对阵的,依然是有钱且任性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公司。不过,与“购物狂欢节”的打折、“打车软件大战”的补贴不同的是,此次“红包大战”送出的大多是真金白银。

  据了解,今年春节,阿里的支付宝钱包将联合新浪微博,与品牌商家一起向用户发放约6亿元红包;腾讯同样财大气粗,拟通过微信和手机QQ等平台,通过“摇红包”等方式,向用户发放5亿元红包,并联合明星和企业,发放价值几十亿元的卡券。互联网土豪们的烧钱游戏,点燃了民众抢红包的热情。最近这段时间的微信朋友圈,几乎已被各种红包信息刷屏。那么,互联网巨头们发起这场“红包大战”,到底意欲何为?当我们在抢红包的时候,大肆烧钱、狂撒红包的互联网企业又在抢什么呢?

  答案是“抢支付入口”和“抢用户数据”。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业务,谁抢到了这个重要入口,便意味着谁占据了赢得市场的先机。当然,对这些互联网企业而言,“红包大战”的目的恐怕不止于此,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平台还是平台上的商户,通过红包吸引大量用户、收集海量数据,对于其实现精准营销、占领市场等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得用户者得天下”,身处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价值正被深度挖掘。“红包大战”实际上是场建立在移动支付和用户数据上的用户抢夺战,而这场抢夺战,看上去是网民们得到了真金白银的红包实惠,但从更长远来看,在短暂的狂欢之后,恐怕会有更多问题逐渐显现。

  其一,信息安全问题。虽然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都看到了用户信息、用户数据潜在的巨大价值,但如何保护好用户信息,目前的观念和技术都还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为了抢红包,用户忽视了存在于“抢红包”背后的安全隐患,以信息和隐私换金钱,以后万一出现隐私泄露、信息转卖又该怎么办?

  其二,支付安全问题。移动支付方兴未艾,支付转账也更加便捷。但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支付功能,是否足够成熟,是否能够完全保障金融支付安全呢?用户应保持审慎,不要被红包冲昏了头脑。要知道,你输入的姓名、手机号,绑定的银行卡等信息,都将保存在后台系统,若有人图谋不轨,这些信息很可能被利用,资金安全也将面临威胁。

  当然,除了这些真红包可能存在隐患,更大的隐患还在于假红包趁机作乱。媒体已经报道了抢红包上当受骗的案例——非但没抢到红包,银行卡里的钱反倒给骗子发了红包。

  “红包大战”能够让用户得实惠,当然是好事。但狂热于通过发红包抢用户的互联网企业,不应忽视了用户们的信息安全,更不能拿金融支付安全当炮灰,而应切实保障支付安全,给用户更好更可靠的移动支付体验,这才是抓住用户的关键所在。

  红包里包着真金白银,也包着安全隐患。卷入到“红包大战”的用户们,在疯抢红包的同时,也应该保持警惕,防止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失陷,以免出现得不偿失的局面。

  (节选自《新华每日电讯》)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