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包拯的“幼稚”奏折

  • 发布时间:2015-02-13 18:31:17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包拯给皇上写了一份奏折,叫《乞不用赃吏疏》,这个标题一看就明白,是请求皇上不要用贪官的。刚看这个标题,我颇感诧异。不用贪官,这不是常识吗?谁会用贪官呢?包拯,这位包青天大人,为什么要向皇上写这样一份幼稚可笑的奏折呢?

  不过,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对包拯的这篇奏折就会有新的理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官员俸禄比较丰厚的朝代之一,但高薪并没有取得养廉的效果,相反,吏治腐败,贪赃贿赂之风已经渗透到这个王朝的方方面面。在这个贪腐成风的社会里,所有人办事都要花钱,与包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大文豪苏东坡在一篇进策《决壅蔽》中,对当朝时弊有过这样的描述:“天下有不幸,而诉其冤,如诉之于天。”“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徒手而来者,终年而不获。”拿钱办事,用钱打通关节,已经成为这个社会办事的基本规则。以北宋王朝为背景的小说《水浒传》写的基本上就是官逼民反的吏治腐败,其中宋江的妻子阎婆惜就曾用8个字来形容官员的贪腐:公人见钱,如蝇见血。这个比喻虽然粗鄙,却入木三分,一针见血。

  包拯作为监察御史,他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一定深有感触。问题在于,当时的贪腐不是哪个部门、哪个行业、哪一部分人,而在于拜金主义已经深深渗透进这个王朝的行事规则、价值观乃至血液当中。以至于面对这个官僚机构,你不能说谁是贪官,谁不是贪官,几乎可以说,都是贪官,只要掌握一点公权,哪怕是一个打杂的小卒,也都会把权力用到极致,即便吃不到肉,至少也要喝到肉汤。然而,关键的症结在于,由于腐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即便每天有人被揭发检举,但处理起来,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乃至不了了之,换句话说,假如被检举者拿钱打点,所有的事都能摆平。其结果无非是,处理贪腐的过程恰恰制造了更多的贪腐。官府、司法已经失去公信力,正如包拯在奏折里所言“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

  一心要铁腕治吏的包拯,其实也没有向仁宗皇帝表达多么深刻的思想,更没有多么独特的办法,他的建议非常简单,核心意思也就一个,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他在文中列举汉唐时期一旦发现官员贪腐永不叙用甚至子孙也受影响为例,劝皇上要动真格的,要严厉处理贪官,要让他们有所畏惧,以此起到警示、震慑的作用。

  如今再读包拯这封奏折,你能感觉到受君臣礼仪的约束与公文文体本身的限制,文章看上去显得中规合矩,四平八稳。但是,细细品读,至今仍然能够深深体会到包拯那种悲愤至深、沉痛至极的心情。文字真是好东西。有时候你真是庆幸我们悠久的中华文库里留下了那么多那么好的文字。今天,当我在自己的书房,在灯下细细品读包拯的这篇不过200多字的短文时,我忽然感觉这些故纸堆里的白纸黑字,有了心跳、有了呼吸、有了生命,穿越千年历史,像火苗一样跳跃起来、燃烧起来。那是忍着怒、压着火、深藏着雷霆万钧的浩然正气吧?那是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一次又一次的凤凰涅槃中仍然能够迎来生机的希望的火种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