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警惕存款丢失对金融生态的基础性冲击

  • 发布时间:2015-02-13 09:01:57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我国储蓄率高达50%以上,全球第一,存款尤其储蓄存款在我国金融生态体系中起着决定作用,处于基础地位;而从历史逻辑过程看,金融生态被存款约束及趋势性依赖的格局不可能改变。因此,对于“存款丢失”现象,尤其在“存款丢失”过程中,所具有的“积累性、隐藏性和传染性”特征,带来冲击金融生态基础的风险与危害,万不可低估、麻痹和懈怠。

  □杜 静

  就在杭州联合银行42名客户近1亿“存款丢失”事件持续发酵时(国有商业银行亦被牵扯其中),又接连爆出江苏、云南、湖南、重庆和安徽等地,亦存在“存款丢失”现象,甚至出现“假银行”存续近两年,市场无人监管的“黑天鹅”事件。另据报道,相关人员称,“存款丢失”只是个案,从已发现的“存款丢失”数额来看,占商业银行存款总量微乎其微,不足以影响金融安全与稳定。笔者认为,我国储蓄率高达50%以上,全球第一,存款尤其储蓄存款在我国金融生态体系中起着决定作用,处于基础地位;而从历史逻辑过程看,金融生态被存款约束及趋势性依赖的格局不可能改变。因此,对于“存款丢失”现象,尤其在“存款丢失”过程中,所具有的“积累性、隐藏性和传染性”特征,带来冲击金融生态基础的风险与危害,万不可低估、麻痹和懈怠。

  分析“存款丢失”的过程,往往是账内业务与账外操纵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存款丢失”处于易于发生、难以控制的积累状态中。杭州联合银行个别员工,只需诱导存款人二次输入密码,就轻而易举完成了从账内业务到账外操纵的性质蜕变。存款人手中虽持有存款凭证,甚至还拿到了从银行端打印出的“对账单”,以为是存款,而实际上已游离出银行账务体系,成为账外和漏失资产,成了“鸳鸯”存单。这说明,商业银行对于“存款丢失”现象,无论是静态对象还是动态过程,缺少判断和管控的有效手段。这形成了积累趋势下的一个金融风险“无底洞”:我国金融体系中,究竟有多少游离账内业务的“假存款”?究竟有多少账外操纵存款方式?现在给出肯定结论,恐怕为时还早,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作出客观判断和理性回答。

  “存款丢失”往往是合法形式与违法行为混杂在一起,这就使得“存款丢失”变得更具隐藏性甚至欺骗性。一方面,犯罪分子始终利用了商业银行金字招牌的平台及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信任,以合法形式掩饰,完成存款“搬家”且持续“拆东墙补西墙”。另一方面,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客观并存不同资金价格体系,加上无风险利率水平趋势性走高的挤压与比较效应及商业银行月末、季末存款“贴水”,既为“存款丢失”的违法行为实施提供了侥幸的冲动和冒险的空间,又为存款人的非理性选择增加了现实的迷惑和诱惑的动力。

  “存款丢失”往往还是严密系统与脆弱漏洞扭曲在一起,这就使“存款丢失”因为人的因素,诱发的传染性风险陡然增加和增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运行系统,目前已相对完善、规范和严密,有些方面和领域还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对于“人”尤其商业银行员工的管理,则显得相对滞后和不足。杭州联合银行“存款丢失”事件,给我们最具价值的警示是,一旦“人”出了问题,再先进的系统也不堪一击。无论是外部人员作案,还是内外勾结作案,犯罪分子并没有击破商业银行的业务系统,而是利用了这一系统,就是通过关键环节上的“一个人冒险与赌博”来完成。这种以“人”的行为变异,“嫁接”于严密技术系统后产生的风险,具有更大的传染性甚至毁灭性。

  进一步分析,“存款丢失”一般表现出两种基本状态:未暴露前,具有风险的离散性和分割性状态,商业银行常常被麻痹;“存款丢失”一旦暴露,具有风险的裂变性和恐慌性状态,出现毫无逻辑关联的风险溢出。当下,我国金融生态中,暂时没有出现后一种状态,不是因为这一状态不存在,而是因为“存款丢失”的暴露充分程度不够,以及商业银行及时采取了自我救赎(先行存款资金垫付)行动,叠加因素起到了抑制作用。笔者认为,当条件具备和相关过渡性因素不再发生作用时,商业银行“存款丢失”的“传染性+恐慌性”市场风险,就一定会发生,并形成“蚂蚁毁堤+洪水决堤”般的双重力量,撞碰金融生态。更需要警惕的是,当“存款丢失”的恐慌性风险,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存款丢失”数额的大与小,并不成为金融风险爆发的主导或决定因素,一个小的事件也可能掀起金融生态的“惊涛骇浪”。

  “存款丢失”现象,虽然隐蔽,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总会以某些特定的因素,若隐若现、若明若暗、若即若离地存在于资金流动过程之中。比如,在杭州联合银行“存款丢失”事件中,疑犯向存款人支付10%以上的利率,且即时返还现金,这有悖常规。而对存款人不开通短信提示业务、不得查询、不得提前支取等“六不协议”的限制,就是不得已露出的“尾巴”。

  防范“存款丢失”的金融风险,需从意识到行动、体制到机制、管理到文化、眼前到长远上,未雨绸缪,开展系统性和细致性工作,需要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培育和引导存款人树立“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基本理念,力求做到对于市场中存款现象合法与否的客观判断,保持对于自我权利保障与权利诱惑选择的基本理性;二是创新信息化共享。在坚持存款保密原则基础上,从双向(商业银行与存款人)发起上,创新存款人信息动态共享的机制,主要是对于存款存续状态下的“查询、确认、变更、转让、挂失、支取和终结”等,做到及时、安全和便利,并形成对于存款人开放透明,对于其他人封闭保密的运行状态。用动态化存款人信息的互动机制,钳制随机性的不法存款行为。存款人即便被骗,也能快速醒悟并有效纠正;三是强化操作性保护。针对不法存款行为的反常特征,完善商业银行技术系统和操作过程的自我保护、自我发现和自我警示功能;四是严格人员管理。从管理和机制的制衡上,保证员工行为的守法、敬业、高效、安全和诚实,避免因为“一个人冒险与赌博就能完成”的制度尴尬和经营损失,避免因为员工之间以盲目信任替代流程规定的机制漏洞和规矩贬值。同时,注意加强市场监管部门的协调,避免出现“存款丢失”的真空地带、遗漏对象与管理盲区。

  (作者系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起草专家之一,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监事长)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