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爱心担架队” 随时准备出发

  • 发布时间:2015-02-10 05:52:3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北京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公园北社区里,活跃着一支由21名成员组成的团队,他们中有地下室管理员、车棚管理员、废品回收员,还有驻社区的社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手机不离身、不关机,只要接到急救电话,立刻赶往现场。您要问他们是在做什么?答案是:“守护生命!”这支志愿服务团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120爱心应急担架队”。

  去年12月24日一大早,担架队队员杨宽涛、高怀义在上班的路上就接到了居委会打来的紧急电话,让他们马上赶到64栋的陈女士家里。原来,陈女士临近预产期,没想到突然破水,虽然叫了救护车,可婆婆抬不动也扶不起怀孕的儿媳妇下楼,家里又没有其他人在,婆婆就慌慌张张地跑到居委会求助了。不到5分钟,杨宽涛、高怀义赶到了陈女士家,其他两名队员拿着担架也到位了。两个人抬着陈女士,两个人稳着担架,大家小心翼翼地把她抬下了5楼。第二天,“圣诞宝宝”出生了,社区里又添了一位新成员,陈女士的婆婆拿着鸡蛋、喜糖来到居委会,拉着队员们的手不知道说了多少声“谢谢”。

  “这支担架队的成立源于居委会接到的一个求助电话。”社区书记张玉新向《经济日报》记者讲起了当年的故事。2006年的一天,社区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身体突感不适,急着上医院,可是眼瞅着救护车停在楼下,老人60多岁的女儿和两名医务人员却没办法把老人抬下楼,女儿哭着给居委会打了电话。居委会干部虽然及时赶到了,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在狭窄的楼道里足足折腾了十几分钟,才磕磕绊绊将老人抬上了救护车。

  “虽然没有耽误老人的病情,但还是把我们吓出了一身冷汗。”张玉新说,公园北社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老小区,住户中有三分之一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更有三成是空巢老人。楼道狭窄、没有电梯,成了老人们出门最大的障碍,再遇上他们有个头疼脑热,后果更是不敢想象。

  很快,由社区干部和热心居民组成的“120爱心应急担架队”成立了,还向社区居民公布了热线电话,24小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服务。为了做得更加专业,需要提高体能、培养耐心、密切合作,队员们一有空就开展实地演练,还请来老师,个个变得训练有素。只要电话一响,联系120、拿上担架抬老人、为急救车司机带路,分工明确,再加上人熟、家熟、路线熟,只要打个电话,不到5分钟,担架队就能迅速赶到,为老人们提供安全的护送服务。

  高玉汉曾经是这支“爱心担架队”的队长。他说,部分老人住的楼层比较高,楼道又窄,在拐弯的地方得把担架举过头顶,还要保护病人安全,不仅是个力气活,还是个技术活。队员们经常把手蹭破了,拐弯时肘部也常蹭到墙上,每抬一次病人,都是满头大汗。他还记得,有一次接到60栋19号5楼居民打来的电话,说是老人冠心病犯了,急需送到医院,急救车就在楼下等着。“我马上给在附近的队员们打电话,当时刚下过雪,路上又滑又脏,特别不好走,可是,也就五六分钟的工夫,大家就在老人家里集合了。”高玉汉说,在急救医生的监护下,他们把老人放到担架上,安全、平稳地从5楼抬到了楼下,送上了急救车,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由于工作需要,高玉汉调到了石景山区建钢南里社区,他把120担架队的服务理念和传统也带到了新的社区,由社区卫生员、废品收购员、居委会干部等10人组成的建钢南里爱心担架队也正在积极筹备当中。

  公园北社区的“120爱心应急担架队”已经坚持了9年。9年来,他们参与救助老人280余人次,队员也由最初的9人发展到现在的3个小组21人。队员杨宽涛是社区车棚管理员,也是爱心担架队的一员:“社区的大爷大妈看我是外地的,经常照顾我,他们有需要,我帮忙出把力气也是应该的。”“谁家都有老人,谁都有老的一天,我们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事罢了。”队员张秀华说得更实在。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