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上海农业科技创新厚积薄发正当时

  • 发布时间:2015-02-06 03:31:31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胡立刚

  上海农业,凭借近70%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引领着中国都市农业。在中国农业产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节点上,上海农业科技创新能否跟上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步伐。近日,记者通过对市场主体、科研推广机构、政府三个层面调研后发现,因一脉相承保护好了农业科技创新文化基因、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创新制度体系,上海农业正满怀信心融入城市科技创新的节奏,以昂扬的姿态紧跟着世界农业科技的潮流。

  市场主体:先行一步向消费导向转型,农业科技创新在螺蛳壳里做出大道场

  2013年6月中旬,“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高级人员培训班在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开班。

  “这次培训班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承办,专家老师悉数来自食用菌研究所,看似一次小规模的培训班,却实实在在地拉开了中国食用菌产业进入工厂化生产的时代大幕。”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所长张劲松说。

  2014年年底数据显示,中国食用菌产业工厂化产量占了产业总产出的7%,而上海则已达到80%。

  一连串的信息、数据大致勾勒出了上海作为食用菌工厂化大本营的轮廓,而轮廓中最为清晰的那一点,非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莫属。

  不论是第一家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上海益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还是被正式授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的超大(上海)食用菌有限公司,抑或是后来居上全国前三甲的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的快速成长,都离不开食用菌研究所这个坚强的后盾。

  食用菌产业如此,500亿元产值轮廓已现的中华绒螯蟹产业同样如此,只不过这只蟹的背后是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的专家团队。

  食用菌、中华绒螯蟹产业是上海传统强势产业的代表,因为连贯传承了创新文化,使得全国数以千万计的职业农民享受到上海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获得了上海农业科技创新在螺蛳壳里做出了大道场的美誉。如今,这一美誉在最具农业科技前沿的农业信息化方面再一次得到体现。

  在去年青岛农交会上,升级版的“农民一点通”、农业物联网系统平台吸引了无数眼球。可视可通话的一点通在满足郊区农民分享农业政策、农技推广、专家咨询、村务公开、涉农资金公示及三资公示等服务外,又增加了便民服务,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方便完成手机交通卡充值、水电煤交付、信用卡还款、医疗预约挂号等日常所需事项,而以用户为中心推动全要素共享、全系统整合、全过程协同,探索形成农业物联网可看、可用、可持续、可推广的上海模式系统平台,更是让与会者对中国农业信息化的未来充满期待。

  而这一切创新成就的背后,仍然是以上海农业信息化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为代表的企业活跃在各个产业环节。2014年下半年,随着上农信走出上海的战略转型,上海农业信息化也迎来了新时代,由产品输出转为以系统集成应用为标志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输出。

  “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上海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模式,这一模式能不断被完善,毫无疑问是得益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创新文化基因和创新大环境。”上海市农科院院长吴爱忠说。

  科研推广机构:传承与发扬创新环境是上海农业科技紧跟世界潮流的密码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让全国人民对学名为团头鲂的武昌鱼充满期待,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是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的教授们历经15年研究出的上海市第一个水产新品种“浦江1号”,才让天南海北的寻常百姓品尝到了武昌鱼。

  “三代教授围绕一条鱼并推广到全国26个省市,是武昌鱼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根源,要实现‘十三五’出一个更耐低氧更抗疫病的新品种,让产业生生不息惠及最广大农民和消费者,更需要我们团队不依不饶围着这条鱼。”团头鲂科研团队带头人之一的邹曙明教授说。

  三代人围着一条鱼、一只蟹、一只菇的精彩故事,在诉说着创新主体们的创新历程的同时,更多的是传达了上海为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大环境而做出的连贯性努力。

  “上海市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的作为真是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不管是市农委还是市教委、市科委,出于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考虑,给予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以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推动中华绒螯蟹产业价值链重构的成永旭教授说。

  基于国情和农业产业的现实,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很难做到地方与全局、短期与长远利益的兼顾,对于上海这样受到土地等自然资源极度约束的高度发达区域,更是无法从地域利益的角度去考量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因此,上海各级政府的长期投入除了凸显上海城市精神,没有第二种解释。当然,上海得到了应得的回报,随着这种精神的不断升华,上海的吸引力影响力也不断被推向新的高度。

  “我一直强调,没有上海,就没有上农信,在企业内部如此,在全国各地的客户面前也是如此,如果说企业每一次创新都为中国农业信息化事业发展作出了相应的贡献,一定是归功于上海这座城市的。”上农信董事长占锦川说。

  “围绕产业效益搞创新是战术层面的,围绕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才是科技创新战略,上海在这方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李家乐说。

  李家乐告诉记者,这几年国家层面一直在努力探索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深化协同创新,上海又一次走在了前面,对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科技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李教授的观点,与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朱建华的观点高度一致,朱建华告诉记者:“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科技二次创新,是现代农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型的重要保障,上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正全面体现出科技创新示范应用成效。”

  各级政府: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抓手,打造政产学研一体化“上海模式”

  政产学研一体化被认为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的最佳模式,但是,针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科技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等问题,通过什么样的载体、抓手实现一体化,却是各有各的招。上海自2010年开始探索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作为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抓手,这一有益探索最终形成了被国家产业体系认同的上海模式,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完善。上海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则从原先的水稻、绿叶菜、西甜瓜、中华绒螯蟹四大产业扩大到虾类、生猪和果业共七大产业。

  市农技推广中心在水稻、绿叶菜、西甜瓜三大产业体系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上海模式”究竟有怎样的威力?

  “水稻生产从高产优质转变为优质高产,蔬菜生产从常年保供转向均衡供应,瓜果则从季节性供应到实现周年化供应,这些转型升级实实在在体现了‘上海模式’的威力。”中心副主任张瑞明说。

  而上海西甜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农技推广中心园艺科科长范红伟则告诉记者,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认为“上海模式”的本质是,探索如何通过团队的力量协调破解从“种”(品种培育)到“收”(品牌销售)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问题。

  创新目标与道路选择决定了团队架构和管理的独特性。首席专家负责制下以首席专家、专业组、综合试验站、技术示范点为特征的创新团队因时而生。

  记者了解到,上海优质高产杂交粳稻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从2011年的不足20%上升到33%,通过品种选育解决了茬口等蔬菜供应中的难题从而率先提出了蔬菜均衡供应的上海菜篮子模式,突破适宜于上海地区春夏季大棚栽培的西瓜甜瓜品种实现地产西甜瓜的周年化供应,等等这些成就,展示新时期上海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同时,还引领了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的产业理念和实践。

  “上海各级政府特别是市农委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完善‘产业导向、稳定支持、适度竞争、联合协作、科学评价’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平台为重点,一批区域特色研究所和企业研发中心为亮点,农业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为载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也日趋完善,这是上海农业科技创新自信的基础。”市农委秘书长邵启良说。

  自信源于制度建设和文化积淀,上海不但贵在行动,还贵在执着、连贯。

  2007年上海市人大出台了《上海市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若干规定》,以法律保障的形式,促进农业科技进步,2009年市农委和市财政局出台了《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绩效评估暂行办法》,率先在全国开展科技成果的绩效评估工作,2012年,又出台了《市农委关于本市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实施意见》,这些法规意见与机制一起构建起了全面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从而保障了投入和效率。

  记者从市农委科技处副处长田吉林处了解到,“十一五”以来,上海围绕农业种质创新与良种良法集成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应用、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应用等科技创新重点方向,市科技兴农项目资金累计投入11.15亿元,对市农业学校和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的投入年均增长超过19%,对市农科院、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等4个农业科研院所的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对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投入年均增长约10%。

  这些投入,至少确保了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上海市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等20多个部市级创新平台的发展,稳定了市、区县、乡镇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强化了以“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