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凝聚智慧力量 共谋改革发展

  • 发布时间:2015-02-06 01:31:0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议大计达成共识,促发展形成合力。

  1月26日至30日,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南宁召开。大会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广西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构建“三区统筹”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转方式调结构、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合作、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等积极议政建言,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不懈追求,展示了政协委员心系群众、情系民生的履职风采。

  聚焦“双核驱动”战略

  好风凭借力,北部湾畔千帆竞发;乘势而奋起,千里西江流金淌银。

  2014年7月,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坐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广西迈入了江海联动发展的“双核驱动”时代。

  去年以来,广西全面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推进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统筹发展,为推进“两个建成”目标打造强劲的引擎。今年广西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倾力打造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两大核心增长极,加快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委员们表示,当前,广西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应重点破解瓶颈问题。

  委员们认为,北部湾港的改革创新,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降低北部湾港的综合运输成本。建议自治区政府、自治区政协组织调研组,针对同距运费偏高、资源配置不平衡、港口与铁路衔接不畅这三个方面展开调研,摸清情况,尽快选取适宜的发展路径,实现“同网、同距、同价格”。

  委员们认为,要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发展面向东盟的北部湾产业带;在以“双核驱动”推动全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国内、国际的资源,借势发展;要重视海陆河协同发展,打造一个高铁和高速公路组成的便捷交通网;做好“飞地”建设,以此吸引投资,拉动广西经济。

  委员们建议,要尽快建立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制度,包括水资源补偿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使广西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价值。

  委员们认为,广西要紧抓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接珠三角先进的金融业。要推动两广金融政策的对接,建立金融合作的协调机制,探索打造东西部金融改革试验区。

  出实招,谋良策。每一条意见和建议都体现出了委员们对广西全面实施“双核驱动”战略的高度关切与热切期待。

  建言生态文明建设

  山清水秀生态美,这不仅是人们对美丽广西的美好感受和普遍共识,也是广西的突出优势和发展保障。

  根据近年国家和广西环保部门的监测和考评,广西城市的空气质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在全国7大水系中,珠江水系水质最优;而在珠江水系中,又属广西西江水系水质最优;在中国大陆近岸海水中,广西北部湾海域水质最优。尽管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但广西积极探索实践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高度融合的新道路。2014年,广西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3%。

  “生态问题解决不好,发展就难以为继,生存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委员们认为,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广西的目标,生活富裕但环境恶化也不是广西的追求,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百姓富”与“生态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

  “企业通过自身发展,在向社会贡献财富,创造就业、税收的同时,也要在防治污染方面作出贡献。”委员们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企业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必须要履行社会责任。

  广西北部湾海域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但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石油化工、钢铁、煤化工、造纸等许多重大的临海工业项目投资兴建,广西沿海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加强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们建议自治区政府成立北部湾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协调小组,加强领导;自治区海洋、环保、国土、交通、海事、公安等部门和钦北防沿海三市则加强协调配合,强化海洋污染治理,严格控制近海过度捕捞,加大打击非法用海行为,进一步规范海洋开发秩序。同时,完善海洋规划体系,加快推进海洋立法工作,从而使北部湾海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珍惜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就是增强广西的竞争力。”不少委员都表示,广西最好的名片是生态环境,最大的优势同样是生态环境。“必须精心呵护‘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特色品牌,让青山绿水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嘉言,献良策。政协委员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意见,正在凝聚成八桂大地上的广泛共识。

  谋划法治广西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提升法律的实施力和权威性。如何全面推进法治广西建设,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今年广西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按照“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要求,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

  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委员们纷纷为推动法治广西建设建良言。

  “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法治化,实现法治化,程序化建设则是一个基础环节。”委员们认为,当前,我国的法治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法治的程序化建设十分重要。对于广西来说,也应该结合实际,对法治的程序建设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委员们建议,广西在推进法治程序化建设中,要注重保障宪法的基础和纲领作用,维护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不断完善程序性立法;重视培养广大群众对法治程序化的认识与认同。

  不少委员建议,在亮出权力清单的同时,应建立公开透明的外部监督和问责机制,根据权力行使情况和公务员应当遵守的规则,细化量化违反规定后的处罚办法。对政府权力的监督,既包括来自人大的监督,也包括来自社会的监督,实现的方式必须是依法行使。

  “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多听取民意、多集中民智,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不少委员表示,落实中央确定的关于依法决策的这些程序,意味着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开门决策,不能闭门造车,搞“一言堂”。

  针对增强公务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意识,委员们建议,要充分利用每年12月4日“宪法日”的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活动。要特别注重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法律素养,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献策促进民生改善

  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也是广西政协委员关注的一大焦点。

  近年来,广西出台许多惠民政策,民生领域资金投入越来越大,在保障民生、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民生资金量多面广,一些挪用、克扣和截留民生资金现象易发频发。

  为此,委员们建议,应规范基层财务监管程序,全面落实财务监管制度,强化基层财务人员的管理;创新和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电子动态监管平台和民生资金公开查询平台,出台《民生资金电子监管管理制度》等管理办法,建立资金拨付对象公示制度,建立健全各负其责的检查监督体系;加强对民生资金案件的查处力度,特别是涉农资金使用问题的关注和投诉,严查各种损害民生利益的案件。

  今年广西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提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作为民生的重中之重来抓。去年,从自治区到各市都出台了激励政策,采取了有力措施,教育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让教师在区域流动起来是缓解师资不均衡的有效途径。”委员们认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师资配置公平才能实现教育质量的公平。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越来越多。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广西从2012年开始探索“儿童之家”建设,“儿童之家”在承接各部门、社会各界服务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委员们认为,面对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相应的管、护、教事件频发的形势,在全区全面创建“儿童之家”势在必行。建议将农村“儿童之家”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强力推进,借鉴四川、福建等省将“儿童之家”建设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并实行目标管理的经验,将广西“儿童之家”建设纳入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由自治区、县级财政按4∶6的比例共同承担建设经费,将建设经费纳入预算;将农村“儿童之家”建设纳入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规划;设立农村“儿童之家”公益岗位;整合社会力量推进“儿童之家”建设;设立“儿童之家”发展基金,接受社会各界的爱心支持。

  讲真话,进诤言。心系群众、履职为民,委员们在促进民生改善上积极咨政建言,提出真知灼见。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