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15-02-05 01:31:0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王宁利,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是眼科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国际眼科学院院士;共发表科技论文572篇(总被引5433次),其中SCI文章221篇(最高影响因子35.5分);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主编及合作主编专著18部;主持863计划,973子课题各一项,主持国家“十五”及“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3项,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行业公益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其中包括面上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各一项;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周光召医学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章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简称“开青”),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预计到2020年,青光眼患者将增至7964万,1120万人可能因青光眼发展为双眼盲,是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针对这一可怕的致盲性眼病,王宁利教授及其领导的团队、包括徐亮、王怀洲、杨迪亚、王亚星、陈伟伟、胡爱莲、任若瑾、贾力蕴、卢清君、马科、姜利斌、梁庆丰、郝洁等人,历时13年完成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新防治技术的建立及应用”项目,在全国26个省市300多个地区推广应用,大大降低了开青的致残率及致盲率,由此荣获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进步,我国眼病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近三十余年来,我国闭青患病率逐年下降,而开青患病率逐年上升,由0.29%上升到2.6%,一跃成为最重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由于既往对开青眼压升高及视神经损害的机制认识不清,不能从根本上解释开青患者的眼压为什么升高及眼压升高后为什么会发生不可逆的视神经损伤。在人群中缺乏经济可行的开青筛查手段及有效的开青治疗技术,使我国开青致盲率高达15%—30%,远高于发达国家8%的平均水平。针对上述问题,在王宁利教授的带领下,该团队以解决开青筛查和监测的关键技术和设备为突破口,在我国首先创建并实施了基于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开青筛查模式:通过“邯郸眼病研究”和“北京眼病研究”两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了我国开青的危险因素和危险人群。通过对眼底视盘及视神经纤维层解剖参数的研究,建立了基于数码眼底照相技术的开青筛查技术和标准。利用远程网络技术,有效整合了三级医疗资源,首次实现了开青的防治从简单的临床治疗到社区防控模式的转变,使人群中开青检出率由10%提高到95%。

  同时,从回答开青为什么眼压升高和视神经为什么损害的关键科学问题入手,通过四项前瞻性及三项大人群验证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由于筛板前后(眼内压与颅内压)的压力差增加导致了视神经损害,提出了跨筛板压力差损害学说。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基于核磁共振影像的非侵入性跨筛板压力差测量技术。建立了新的开青临床分类和针对性治疗模式。被国际眼科界评为改变青光眼临床实践的“里程碑”式的发现和贡献。并且通过对30个开青家系和1100例散发病例研究,发现了MYOC基因突变患者和非MYOC基因突变患者眼压升高的不同分子机制,设计了分子分型诊断试剂盒,建立了开青的分子分型,并设计了针对不同眼压升高机制的治疗方案。

  在阐明了开青发病机制和新建立的机制的分类基础上,基于对房水流出通路认识的不断加深,和国外同步开展了以房水生理通路再通为目标的新手术研究。在不改变房水流出通路的情况下,达到了降眼压的目的,而不必带来建立新房水流出通道形成的滤过泡。和传统手术相比,新手术近期并发症下降30%,并彻底杜绝了滤过泡相关的并发症,手术成功率由67%上升到85%,经全国范围内推广,目前已完成此类手术2万余例。同时,首次建立了我国习惯性眼压正常值和测量操作标准。引入相干断层扫描光技术和MRI技术建立了适合国人的视神经结构定量检测设备及上位神经损害监测技术。上述技术的使用使开青病情进展评价的敏感性由58%提高到94%。

  共发表文章190篇,其中SCI论文101篇,总被引2002次,他引1609次,被SCI引用1269次,被引50 次以上文章8篇,H因子19,在眼科顶级杂志《Ophthalmology》和《IOVS》共发表论文25篇。获发明专利7项,5项完成转化。建立了1个学说,制定了2个诊治分型,创建了5项技术和2个标准,研发了1部新设备。

  开青防治的新技术经全国推广应用后,已覆盖全国15个省市123个地区,受益人群1100余万,节约筛查成本5.06亿,筛出28.6万开青患者,降低了24.3万患者因治疗贻误而致盲的风险。关键诊断、治疗技术和设备经推广应用,在26个省市300多个地区应用,覆盖人群1.2亿,实际受益患者320万人,减少因开青致盲约32万人,减少开青致残约64万人,设备已装备300余家医院。使开青致盲率从15%下降到5%,致残率从30%下降到15%。(王怀洲杨迪亚)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