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研发和生产企业相互合作 降低“机器换人”应用成本

  • 发布时间:2015-02-04 06:31:5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市场热点

  “机器换人”成本对生产企业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作为生产企业来说,每个车间在生产流程中对“机器换人”都有一定的需求,而且对自动化设备研发企业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在这种背景下,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研发企业可深入生产企业进行需求对接,在生产线的细分环节进行研发。而目前,莞企开始认识这一趋势,研发精细化产品,有企业将目光瞄准诸如产品品质把关的细分环节,一方面让生产企业用最低的成本接触“机器换人”,另一方面帮助研发企业面向市场,实现研发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共赢。

  细分环节机器人产品

  推广较顺利

  在东莞维智文具的一间生产车间,整个生产线上的工人总人数大约有600多人,其中品检员就占了300多人,这项人力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笔不小的成本支出。维智文具一位负责人表示,人工检测一般只能实行抽检,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在工厂流水线生产出大量不良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对于高精尖的需求。

  去年,三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前往该文具企业生产线进行对接和碰撞,三瑞自动化总经理谢家振开始着力在品检员人力成本的节约上进行研发。目前,在文具厂的工厂流水线上,安装了一个类似“鹰眼”的产品,该产品可以每时每刻盯着生产线上的产品,能准确识别并分拣出不良品,从而确保产品百分百合格。

  “机器视觉的智能装备在国外有很多应用。”谢家振说,近年来,如苹果手机这样的高端产品,对每个环节的品质要求越来越严苛,对整个产业链的品质检验环节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一些针对产品把关环节的产品对每个零件都能实行100%检测、精准定位以及识别,就好比为机器人装配上一双‘鹰的眼睛’。”谢家振说,除了产品品质把关环节,传统制造业对精益化、省人化和实时化的追求,针对机器视觉的智能设备研发层出不穷,国内很多企业正在机器视觉领域进行深耕。

  谢家振说,早年他的企业从事的是国外视觉检测系统的代理,随着国内市场对机器视觉需求的扩大,他的企业又与华南理工等高校平台合作,开发出自主技术的自动图像检测设备及其视觉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检测、定位、识别、读取等各种工业应用场合,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比亚迪、美的、安费诺、普思、帛汉电子等。

  “目前这种系统不仅能确保每个产品都是合格的,让不良品的产生率为零,而且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不论是机器的硬件成本还是自动化的软件成本都得到了极大的降低。”谢家振说,目前,视觉智能设备在中小企业的推广还比较顺利,也有很多企业通过应用某一项视觉设备后尝到甜头,继续下大力气推进“机器换人”。

  同类方案和个性化

  需求并重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成本问题是“机器换人”的最大“拦路石”,如何改变对企业来说就会感觉有些“吃紧”的成本问题迫在眉睫。

  “不同的单位、车间都有不同的生产流程,需求也不尽相同。”东莞兴业自动化公司负责人李强说,“我们希望有一种对接的平台,让研发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坐在一起,企业之间的互相对接虽然已经在提高‘机器换人’的应用效率,但还是存在沟通成本。”

  李强认为,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借助这样的契机,将某几个相同或类似的企业联合起来,大体上能够做到共用一套方案。譬如有几家企业都是从事材料生产的,那么是否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一个“小集体”,然后让研发企业集中为材料生产这一过程设计一套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可供所有企业共同使用,其他个性化的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稍作改动。

  “这个解决方案是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对研发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双方来说,都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使方案可以快速高效地投入使用。”李强说。

  谢家振认为,在东莞传统制造业亟须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前景普遍看好的行业。工业机器人能利用精密工业镜头、高速高像素工业相机和图像卡代替人的眼睛,利用高速、高可靠性的工业计算机代替人的大脑,利用精密运动系统和气动元件代替人的四肢。未来,工业系统精度、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不论是研发企业还是生产企业,都要提高合作的效率。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