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芯片企业成我国海外并购新宠腾飞尚需应对多重挑战

  • 发布时间:2015-02-03 07:21: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原标题:芯片企业成我国海外并购新宠 腾飞尚需应对多重挑战

  中国大举收购油气资源的势头已开始让位给指甲大小的芯片。业内人士和专家分析,这与芯片产业的重要性,以及中国芯片产业的尴尬现状关系密切。目前全球芯片产业周期性低迷、国家利好政策频出,我国芯片产业目前已迎来腾飞的重要机遇。

  芯片企业成我国海外并购新宠

  2014年以来,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芯片企业的步伐不断加快。

  2014年5月,世界著名芯片企业STATSChipPAC曾披露,其他公司有意进行收购,但并未披露具体实体。后来证实,收购方是中国的两家企业——江苏长江电子科技公司和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紧接着,2014年8月中旬,为苹果手机制造摄像头传感器芯片的企业OmniVision证实,收到中国一个财团的收购要约,收购报价高达16.7亿美元。这是浦东科投连同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芯片设计分基金管理公司清芯华创联合发起的收购要约。

  而到了2014年12月23日,长电科技发布公告称,与芯电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4年12月22日签署了《共同投资协议》,联合收购外商独资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公司新加坡星科金朋。

  最新的消息是,日前由神州龙芯、中芯国际、创投等组成的中国财团拟并购美国AMD。消息传出后,业界仿佛被投进了一颗重磅炸弹,一时间沸沸扬扬。

  彭博社的数据显示,过去18个月来,中资企业已斥资近50亿美元参与5项与芯片产业有关的重大收购活动,超过2005-2012年八年间总和的60倍。

  事实上,中国已有十余年集成电路进口超过石油,长期位居各类进口产品之首。业内人士和专家分析,这与芯片产业的重要性,以及中国芯片产业的尴尬现状关系密切。

  芯片被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普遍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几大领域。研究数据表明,芯片产业一美元的产值,可以带动信息产业10美元的产值和1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仅是带动经济发展,芯片还在信息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正因如此,世界各国纷纷将芯片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战略产业来抓,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确保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取得飞速发展。

  政策利好推动海外并购潮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推动此轮芯片产业海外并购浪潮的主要因素,在于2014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2014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了包括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等在内的8项推进措施,扶持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10月14日,工信部宣布1200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若要迅速实现《推进纲要》中所提出的“集成电路行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收购兼并海外实力派企业无疑是一条捷径。

  上海一家芯片企业的副总裁说,收购兼并是大势所趋,例如台湾地区的两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联发科和晨星强强合并后,将其他所有企业几乎都赶出了台湾地区,近几年外企对中国刚刚冒尖、又有自主技术的芯片企业收购兼并也非常普遍。同时,由于中国芯片企业起步较晚,在发展中屡屡遭到来自国际巨头的“专利围剿”。“因此,中国的芯片产业要做大做强,加强收购国外有实力、有专利技术的企业是最好的选择。”

  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说,全球芯片产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周期性低迷期,全世界超百家芯片工厂被迫关闭,而东亚地区又有60家芯片工厂开动了机器。亚洲市场的强劲需求令其在芯片制造商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全球芯片产业的重心再次向亚洲偏移,而中国又是亚洲市场的重点。

  “过去30年间,该产业数次遭遇周期性市场低迷,每一次为了摆脱困境的产业调整都给亚洲带来了机遇。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他们抓住机会实现了芯片产业的腾飞,如今这个机会摆在中国面前。”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等专家指出,近年来,“棱镜门”事件、英国离岸金融邮件泄密等一系列信息安全威胁频频发生,我国正不断加速信息产业国产化进程,芯片是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石,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政府采购中,将大规模采购国产芯片,无疑为国内芯片产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同时,中国政府高层已将芯片产业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从地方产业基金到国家政策支持,上下贯彻共塑“中国芯”。今年连番出台了多项政策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地方层面配套积极布局,通过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支持重点企业的兼并重组及海外收购,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中国芯”腾飞尚需应对多重挑战

  尽管中国芯片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但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还要面对税收、国际巨头围剿等多重严峻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税收方面的挑战。国内最大的芯片设计企业展讯通信CEO李力游告诉记者,展讯等国内芯片企业需要交纳10%的所得税和5%的营业税,而主要竞争对手税收负担则远远低于国内企业。例如,台湾芯片巨头联发科的税率只有2%,其《促进产业升级条例》规定,集成电路企业购买研发工具、兼并收购等成本可直接抵扣所得税,抵扣下来税收甚至几乎为零。

  对此,多家芯片企业负责人表示,长远来看,国内企业非常需要税收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广州一家芯片企业总裁建议,可参照其他国家地区的发展成本抵扣所得税、事后退税等方式对企业进行税收优惠,不宜采取直接减税的方式,否则反而会让企业失去创新动力。

  不过,对国内芯片企业来说,更为严峻的挑战是,在市场竞争中经常遭到国际巨头的打压和围剿。

  一方面,国际巨头利用其市场优势地位对国内企业进行打压。业内人士称,在中国市场,国际巨头与国内企业的客户是共同的,他们往往利用自己在芯片市场的垄断地位进行威胁,让客户不敢采用国产芯片。

  李力游举例说,此前展讯与TCL在某项目洽谈合作初期,联发科高层得知后立即致电TCL,要求其停止与展讯的合作,并表示如果继续与展讯合作,联发科将终止自己的新产品与TCL的合作,如果TCL停止与展讯合作,联发科将再额外提供一笔市场开发费用。

  另一方面就是恶意收购兼并。多名芯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外企对我国刚刚冒尖、又有自主技术的企业兼并收购十分普遍。“他根本不想让你冒芽,你有了自主技术,在产业化缺钱的时候他就想办法收购你,此前美国高通就一直想收购中国的龙头企业展讯,我们很多企业都是国家大力扶持起来的,被外企买走太可惜了。”

  此外,国内企业的竞争对手还正在向中国各级政府设立的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渗透,不少海外巨头控制的基金已经成功渗透到各级政府设立的集成电路并购基金中。类似现象目前尚未引起注意。王艳辉表示,一旦竞争对手成功入围政府的集成电路投资基金,就等于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对手很可能会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收购或并购本土才露头角的设计企业,从而巩固自己的市场垄断地位,必须引起警惕。

  针对上述情况,专家表示,中国收购海外有实力的芯片企业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建议不断加大并购力度,同时加强国内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整合。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