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外油气供需宽松价格下行
- 发布时间:2015-02-02 01:00:05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5年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宽松态势难以改变,国际油价先低后高,总体水平较2014年大幅回落,WTI原油年均价在55-6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年均价在60-70美元/桶。这是日前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所披露的内容。
伴随新常态而来的,还有全球油气市场格局的重塑。在产油国市场份额竞争加剧情况下,作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主要来源的中国将成为争夺对象,亚洲国家的战略买家地位将提升,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将有所提高。
对于中国而言,国内外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供需宽松,价格下行,市场化改革恰逢其时迎来最佳机遇期。2015年天然气价格改革将持续推进。按照计划,今年非居民用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将实现并轨,非居民用气价格将逐步放开,居民生活用气将建立阶梯价格制度。与油气价改相关的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也有望在年内正式出台。
全球油气行业现“新常态”
“2014年是世界油气行业大震荡、大调整、大转折的一年,呈现出‘三大两跌’特征,即全球石油持续供大于需、成品油总体供大于需、天然气初现供大于需、国际原油价格巨幅下跌、天然气现货价格大幅下跌。”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孙贤胜如此总结道。
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WTI和布伦特油价分别由107.26美元/桶和115.06美元/桶的年内高点跌至12月份53.27美元/桶和57.33美元/桶的低点,跌幅均高达50%。全球石油需求9244万桶/日,供应9320万桶/日,供大于需76万桶/日,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宽松态势。
《报告》认为,2015年国际石油市场将呈现几个“新常态”,即:供需宽松态势仍将持续,国际油价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金融市场监管加强,投机者对市场的扰动作用减弱;美元走强进入升值周期,长期利空国际油价;政治因素对油价的影响力增强,美欧乐见低油价打压俄罗斯。
基于上述因素,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计,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将是前低后高,总体水平较2014年大幅回落,WTI原油年均价在55-6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年均价在60-70美元/桶。两者价差将进一步收窄。而2014年,WTI原油期货全年均价为92.9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均价为99.45美元/桶。
对于中国而言,2014年石油表观消费量超过5亿吨,实际消费增速维持在2.8%,与2013年基本持平,对外依存度接近60%。这一状态在2015年将延续,《报告》预计,2015年全年中国石油需求量为53367万吨,同比增长3%;石油进口增速将有所下降,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将首次突破60%。
而成品油需求则将首次突破3亿吨,达到30811万吨。成品油消费也将由过去的“三高”(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逐渐转变为“三低”(低增长、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常态”。其中,汽油和煤油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逐步放缓,柴油需求将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预测中的天然气黄金时代并没有到来,估计全年表观消费量为1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9%,增速为近10年低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价改对天然气需求的抑制作用显现,煤炭价格下跌和丰富的水电资源对发电用气需求形成制约,导致全国天然气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所长单卫国解释说。
《报告》预计,2015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达到2000亿立方,同比增长9.3%;天然气进口量为650亿立方,同比增长10.2%,增速略低于2014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32.5%。而受到国际油价下跌影响,2015年进口气价也将整体回落。
市场格局重塑 中国话语权增强
伴随“新常态”而来的,还有全球油气市场格局的重塑。从供应格局来看,国际油价大幅下挫导致石油公司削减投资,对石油产量的抑制作用将逐步显现。首当其冲的是页岩油、油砂、重油等高成本非常规产能建设的新增投资。中东地区低成本产能将获得更多市场空间,产量增长潜力较大。
“从贸易格局看,亚太地区将继续引领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在产油国市场份额竞争加剧情况下,作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主要来源的中国将成为争夺对象,亚洲国家的战略买家地位将提升,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将有所提高。”孙贤胜介绍说。
据了解,新世纪以来,亚洲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2013年亚太地区能源消费占全球总量的40%,创历史新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亚洲对国际油气价格的形成和制定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没有形成亚洲油气价格基准以充分反映本地区供需基本面。定价权的缺失导致了亚洲溢价,尤其是亚洲LNG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因此,亚洲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类似欧美等油气交易中心、代表亚洲市场的、具有国际价格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油气交易市场。
“机会来了,目前全球油气市场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国际油气竞争格局将从资源主导向技术与市场主导转变,这时亚洲的地位开始凸显,拥有市场的石油公司,例如中国的石油公司,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将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钱兴坤表示。
2014年12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这标志着国内首个国际化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市工作已步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报告》指出,建立中国原油期货市场,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我国以及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的能源需求,向国际原油市场传递正确的价格信号。但中国原油期货需要吸引更多元的国际投资者参与,提高交易活跃度,才能形成更广泛的影响力。
此外,“一带一路”战略无疑将使得这一进程加速。“一带一路”连接亚洲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主要油气生产国普遍缺乏油气开发资金,存在技术短板,需要通过扩大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油气产业现代化改造,而我国拥有资金优势和独特的开发技术,可以优势互补,实现油气及相关产业现代化,而且将有可能形成世界上供应链、产业链合作程度最广、最深的油气合作局面,对于国际油气秩序的改造具有重要作用。
油气市场化改革恰逢其时
“国内外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供需宽松,价格下行,外部条件充分具备,市场化改革恰逢其时。”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判断道。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以来,政府部门正大力推动油气市场改革。按照《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的部署,要推进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领域价格改革,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天然气井口价格及销售价格由市场形成,油气管输由政府定价。
2015年天然气价格改革将持续推进。按照计划,今年非居民用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将实现并轨,非居民用气价格将逐步放开,居民生活用气也将建立阶梯价格制度。由于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加快市场化改革,天然气价改的进程将加快,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就可完成。
“理顺天然气价格可以在不增加全社会用气成本的情况下加大天然气利用。目前居民用气价格算上配气成本与增量门站气价倒挂1元/立方米以上,如果居民价格上调1元/立方米,则每户居民增加支出30元/月左右,仅占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左右,就有条件将发电用气价格降低1元/立方米,气电燃料成本有望降至0.4元左右,在现有气电上网价格水平上即可保本运行。”姜学峰建议。
与油气价改相关的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也已提上议事日程。2014年以来相关部委发布了油气体制改革的一些初步想法,随后国家能源局下发《炼油企业进口原油使用资质条件征求意见稿》,2015年有望正式出台。
“原油进口权放开后,地方炼厂有望突破原料瓶颈,实力规模将明显增强,在资源整体过剩的大环境下,成品油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销售环节经营性压力显著增大。此外,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加速发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油气行业,市场竞争主体将更加多元化。在环境压力的倒逼下,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结构调整压力和油品升级成本。”姜学峰表示。
《报告》预计,“十三五”期间油气行业有望基本实现市场化,定价权将下放给企业,价格水平由市场决定,油气交易中心加速推出。此外,在财税改革方面,按照清费立税要求,进一步清理税收优惠政策,改革消费税,重点在提高税率、扩大征税范围和环节后移等方面的改革有望继续推进。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