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两会定调今年民生事
- 发布时间:2015-01-28 08:31:28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各地进入“两会”时间
京沪热点话题各有亮点
■特约记者 程喆
全国已经进入两会时间,目前已有10多个省(区、市)召开了地方两会。北京和上海作为超大城市,也是改革最有力度的城市,两会上的亮点以及所讨论的议题值得关注。民生一直是每年两会的热词,环境、医改、教育、养老、居住等每一项都是硬指标。总体来说,2015年京沪两地两会立足民生,亮点颇多。
读报告 双双淡化GDP目标
京沪两地的政府工作报道已经出炉,每年地方两会,对经济增速目标的确定都成为首要关注的热点。
上海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上海的GDP增长目标从此前的8%调低到7.5%左右,实际增长7%;而全国GDP增长目标为7.5%左右,实际增长7.4%;北京的GDP则同比增长了7.3%。
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确定下一年的增长目标,而今年上海率先取消了GDP增长的具体目标。除此之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经济部分的文字比重也较往年明显下降。
实际上,2014年1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记者招待会,上海市长杨雄就自贸区建设等多个热门话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并表示:“我们不是太关心GDP,更关注自贸区的建设对上海4个中心建设的影响,包括服务功能的改善、功能性机构的集聚,以及一些改革措施对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实际上,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各地都在淡化GDP的增长目标。对北京而言,2015年的GDP目标也较为宽松。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北京经济增速为7.3%,略低于去年确定的7.5%的目标,所以今年的目标为7.0%。
“新常态”成了高频词
上海取消了GDP增速目标,被认为是在认识新常态上迈出的关键一步:一方面,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量依然可观,含金量也更高;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多元化,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北京和上海一样,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北京也在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和趋势性变化在首都经济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及明显。”在谈及北京2015年工作任务时,报告开篇就点出了“新常态”。从数量上看,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新常态”的相关表述共出现11次之多,成为今年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之一。
近年来,北京市已经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北京市进一步减缓了GDP增速。对此,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副院长赵弘表示,北京已经做好了进入新常态的准备,所以,经济增速减缓并不一定是坏事,不仅有利于减轻北京市人口过多的压力,还能减轻政府各部门的压力,让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调整结构中去。
关注点 推进居住证制度
尽管京沪两地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落差较大,但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民生改善方面亮点纷呈。
今年的政府工作,京沪两地都将目光投向了人口规模。北京和上海作为超大城市,人口在短时期内的过度聚集,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同时还带来了交通拥堵、水资源紧缺等“城市病”。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今年1月22日上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比2013年少增加了约10万人,实现了调控目标。尽管增速为“十二五”以来最低水平,但存量之大,同样并不轻松。
《法制晚报》报道,包括人口控制规模内容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修编工作将力争在今年完成,或将“分情景”设置不同的人口规模数据,北京正在研究实行居住证制度。
1月20日,在上海两会上,杨雄也表示,上海要严格落实以积分制为主体的居住证制度,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由此可见,京沪两地未来在人口问题上,政策将会越收越紧。
在谈到正在接受审议的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报告时,北京市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郭金龙表示,客观来讲,过去一年并没有实现PM2.5平均浓度下降5%的目标,“APEC蓝”是我们美好的前景和现实责任。上海市人大代表、松江区环保局局长徐荣也称,期盼“APEC蓝”常态化。
商品房限购令仍执行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建议,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非上海籍单身人士,适当放宽住房限购政策。
但京沪两地都释放出不会取消限购的信号。北京两会丰台团小组讨论会上,北京市副市长陈刚介绍,北京房地产价格正有所回落,房价正理性回归,取消限购的问题暂不在考虑范围内。对此,上海市房管部门负责人也回应称,上海仍将继续实施严格的住房限购政策。
从京沪两地两会讨论结果来看,北上广深的“限购孤岛”格局在短期内还将继续存在。
自选题 京津冀一体化
实际上,在北京和上海这类超大城市中,区域一体化如何发展,是检验整个区域发展的试金石。在这一点上,上海被普遍认为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相比北京的一家独大,上海周边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都是经济体量非常大的城市。
对于上海而言,目前需要解决的是自贸区的辐射效应问题。以周边城市宁波为例,长期来看会产生溢出效应,宁波依托外向型经济结构,可以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享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机遇。
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上海金融体量太大,但无法像沿边地区那样试水货币互换,或者像深圳前海那样试水离岸金融,这给资源共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据人民网报道,上海市政协委员汪亮指出,目前上海自贸区溢出效应渐现,但对于短期内出现的虹吸效应,不得不予以关注。
提议后 期待落实方案
诸多社会热点在进入全国各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野的同时,也注定将成为一个时期内公众高度关注的公共话题。经由两会这个舆论场,或将找到有关各方的“最大公约数”,回应市民关切,达成城市共识,并最终上升为公共决策。
央视评论称,不必讳言,在每年两会上,很多话题都似曾相识,甚至还会让人产生“老生常谈”的错觉。这其中,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往往是渐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巨大的变化多发生在静悄悄、不易察觉的历史进程之中;另一方面,却也不免与一些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每每久议不决有关。如何在极高的公众参与度与艰难的现实操作之间,找到破解之道,既检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敏感度,也考验政府倾听和择善而从的能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大背景下,公众的殷切期待不会仅停留在改革愿景的勾勒上,“行胜于言”,更期盼有关方面早日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结语
作为中国的先发城市,京沪是在经济、社会、文化上代表现代中国的城市,也是率先体验到现有经济增长方式得失利弊的城市;京沪两地是展示公共决策、公共服务水平的地方,也是最先应对中国改革和转型中治理难题的地方。疏理近几年京沪两会的议题,就会发现,它们不仅为京沪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两大超级城市的发展也为其他省份的发展提供了典型样本。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