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开始青睐以色列创新
- 发布时间:2015-01-26 08:08:00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以色列,虽只是个国土面积不足3万平方公里、2/3国土被沙漠覆盖、人口仅有约810万的国家,但这并不妨碍其作为全球创新工厂的存在。
中国,用13亿人口的劳动换来世界工厂的美誉,并积累了大量资本,如今则在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场收缩的背景下,谋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当以创新立国的以色列,遇上手握资本谋求转型的中国,合作是注定会奏响的主旋律。
中以需求契合
“别看以色列面积不大,创新技术可不少。”谈到以色列经济特点,在当地工作生活近4年的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前商务参赞胡明一语中的。胡明介绍,以色列称得上是科技立国的典范,擅长生物制药、互联网科技、水处理、清洁能源和高科技农业等多领域技术创新。
数据显示,科技对以色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高达90%以上。之所以能做到科技立国,胡明分析称,一方面是因为以色列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匮乏,很难发展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开采等传统产业。同时以色列国家周边环境复杂,开展区域贸易困难很大;另一方面则是以色列政府对国内创新产业一贯扶持,无论是政策还是税收方面。这里尤其要提到教育,以色列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当地人教育水平普遍较高。
如此优质的创新资源,之前一直被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的投资者所看重,反而在全球寻求创新项目的中国资本却迟迟未能发现以色列的创新能力。
不过,胡明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新格局的构建,中以两国发现了彼此的契合,即中国可以为以色列进一步创新提供资本和市场;以色列则可以用技术助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数据显示,2013年前,中国投资方投资以色列科技公司的情况比较少见,但最近这种投资速度日益加快。以色列国家经济委员会预计,2014年,中国与以色列公司之间的交易总额将达到3亿美元,大大超过2013年的5000万美元。
美国《华尔街日报》引用以色列特拉维夫广告技术公司IronSourceCEO汤默·巴泽夫(TomerBar-Zeev)的话说:“中国是我们增长最快的市场,我们发现,我们的确需要中国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
技术投资加快的同时,中以贸易也增长迅速。据胡明介绍,他在以色列期间,两国贸易额稳步增长,从2011年的87亿美元直接跃升到2013年的108.3亿美元。
合作领域多样
那么,中以企业之间究竟可以在哪些具体领域展开合作呢?
在近日举办的“2015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上,活动的主办方特别开设了以色列项目路演专场活动。活动上,以色列企业带来了涉及社交网络、手机应用、智能交通、医疗设备、网络安全、环保技术、移动通信等领域的技术。
其中,来自以色列的NCF公司开发的技术可以把大型工业化厂房生产的废弃二氧化碳和废水转化为可利用、可替代性的燃料和化学品,以减少碳的排放量;Night-Sence公司开发出的“手表式”设备具有向糖尿病患者提供夜间实时低血糖警报的功能;专注于工业市场的科技公司n-Join的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和精密算法可以提高生产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尤值一提的是,其中一些以色列企业已经得到了来自中国的投资。比如视觉搜索公司Cortica的技术模仿人类大脑识别图片的工作原理,用户只要用手机拍一张照片,马上就能得到所拍物体的相关信息。该公司目前已经得到了来自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奇虎360等企业的投资。
以色列工业研究中心亚太执行主任阿威·陆夫顿(AviLuvton)表示,今后两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以色列政府开发项目的最大海外参与者。
中以之间建立在创新技术基础上日益密切的合作,也受到了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关注。《华尔街日报》就关注了2011年中国化工集团在以色列斥资24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农药制造商ADAMAAgriculturalSolutions。2014年,中国光明食品集团也在一笔价值9.6亿美元的交易中,买下了以色列乳制品公司TnuvaFoodIndustries的多数股权。《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各个省份和各大企业正在以色列寻求新的替代能源、农业和水资源管理技术,以便解决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催生的一些问题。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也在报道中称,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以及百度等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相关人士最近频繁访问以色列,以寻找可以开展合作的当地企业。
但胡明也提示有意赴以色列寻找技术的中国企业,以色列的创新技术的确尖端,不少甚至是欧美技术发展的本源,可以色列技术发展多停留在研发前端或中端,很少能直接引入市场创造效益,需要投资企业后期注资进一步开发。而这与中国企业传统引入技术、生产,然后创造效益的模式有一定区别,中国企业赴以投资技术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