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始迈向“高铁社会”
- 发布时间:2015-01-26 03:29:31 来源: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我当跨城上班族已经好几年了。”每天一大早,家在北京的小陈就出门,乘京津城际高铁赶往天津上班,下午下班后回到家不到晚上8点。
从2004年制定高铁发展规划图开始,到今天覆盖中国大陆除宁夏、西藏、云南外的28个省份,离高铁“全覆盖”仅“一步之遥”,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春、株洲、青岛等地调研后发现:无论是高铁的长度、密度、与人民生活的紧密度,还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度,短短10年间,高铁越来越深地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中国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高铁社会”。
贵广、南广、兰新、沪昆高铁杭州至南昌段、成绵乐客专……伴随一批高铁新线的开通运营,2014年,我国高铁里程突破1.6万公里,较上一年增长约5000公里,成为2008年第一条新建时速350公里高铁—京津城际开通以来,高铁开通最多的一年。
“高铁覆盖面迅速扩大,呈现大众化、经常化、生活化的特点。中国已经进入高铁社会的雏形。”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石培华说。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统计,2014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新线投产8000公里,其中高铁新增里程占到一半以上。
高铁仍在延伸:预计到2015年末,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将达1.8万公里,以高速铁路为骨架,包括区际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及既有线提速线路等构成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总规模达4万公里以上,基本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
发展已远超规划:根据国家批准实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新建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而事实上现在高铁运营里程已经实现这一目标,高铁社会正在加速到来。
高铁在整个铁路网中的“密度”越来越大,与人民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两个比例值得关注:2014年,中国旅客列车开行总数达到2673.5对,其中1556.5对是动车组,占58%;全路动车组运送超过8亿人次,超过铁路总运输量的35%。
“高铁让中国变‘小’,各地联系更为紧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康熊说,以“九省通衢”武汉为例,如今凭借高铁,北抵北京,南达广州,东至上海,西连重庆,4小时高铁圈覆盖约10亿人口。
“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迈向‘高铁社会’,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重大课题,值得重视和研究。”经济学家张其佐说。文图均据新华社
新闻短评>>>
高铁
“提速”中国
高铁在中国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人们对高铁的感受也起起落落:从6年多前高铁“出生”时的新鲜和懵懂,到如今高铁通达28个省份,再到“蓄势出海”令全世界刮目相看。6年多的发展实践证明,高铁“提速”,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高铁改变了中国。不仅改变了昔日的出行难,也改变了经济、社会乃至人们心态。无论平时还是假日高峰,高铁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运输职能。时间大幅缩短,舒适度大为提高。“同城效应”“一小时经济圈”通过高铁搭建,人流、物流周转加快,带动了沿线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向新疆等西部地区延伸的高铁,把遥远的边疆与内地发展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高铁催生了新的城市,也激发了人们更多地走出家门。仅2014年就有约8亿人次选择高铁出行,人们用“脚”把这一票投给了高铁。
高铁的发展,也为中国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样本。中国高铁从技术引进之初,就没有满足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不断地攻关研究,并始终坚持自我超越。把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自力更生打造创新平台相结合,把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走出自己的国产化、产业化之路相结合,不断增强创新自信,带来的也许不仅是高铁的崛起,也是包括“中国大飞机”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
高铁还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从引进高铁的2004年开始,10年间中国就建成了占世界总里程一半多的高铁线路,不仅技术上“后发先至”,而且还具备了系统工程总承包能力,这在国外根本是“天方夜谭”、不可想象。“高铁路径”昭示的,正是“中国路径”特有的力量。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中国必须充分发挥好体制的优势,利用好广阔的市场,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赶超之路。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拥有高铁的中国将以“创造”的力量影响世界。据新华社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