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烟瘴挂峡谷:长江源头的“诺亚方舟”

  • 发布时间:2015-01-22 01:30:5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这里山峰高耸入云,到处是裸露而陡峭的岩石,几无人烟;这里被认为是我国“罕见的人工扰动较少的生物基因库”,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最后天堂”;这里是——

  在海拔高达4500米的青海省玉树州,长江源沱沱河的冰川、雪山融水与当曲汇合后称为通天河。通天河蜿蜒流淌100公里后,被冬布里山阻挡,宽阔的水面收为一束,切开冬布里山的岩石,形成了万里长江第一峡——烟瘴挂大峡谷。这里山峰高耸入云,到处是裸露而陡峭的岩石,几无人烟,被认为是我国“罕见的人工扰动较少的生物基因库”,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诺亚方舟”。

  “烟瘴挂”来自于其藏语发音,意为“白色的石山”。2015年1月14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青藏高原生态调查报告小组在北京发布报告称,经近10个月的定点观测,在长江源烟瘴挂大峡谷方圆40平方公里区域记录到雪豹、白唇鹿、马麝、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等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兔猻、猞猁、水獭、藏原羚、盘羊、岩羊、石豹和棕熊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缘毛紫菀、密生波罗花等有种子的植物200多种,其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植物4种。

  原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对该调查项目进行评审时认为,此次科考区域和科考成果有重要意义。

  这里,雪豹种群密度位居世界之首

  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会长杨欣介绍说,本次调查采取摄录像方式,共计67名志愿者以2个营地为中心,安装了8台云台摄像机;在10公里长、20多平方公里的峡谷内安装了39台红外照相机。一旦野生动物进入拍摄区域,红外相机可连续拍摄3张图片,同时启动摄像功能,拍摄30秒的视频。

  数月的观测数据显示, 烟瘴挂大峡谷的野生动物数量超乎想象,发现雪豹9—14只、白唇鹿50—80 只、马麝约10 只、野牦牛约20 只、藏野驴约10只、藏羚羊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发现岩羊500—800只,还有一定数量的兔狲、猞猁、石貂、棕熊、狼、赤狐和藏狐等。

  调查人员还发现,烟瘴挂峡谷的上下游都有大量白唇鹿种群,尤其是峡谷以上100公里的通天河上游,这里有大片平阔的河滩,是白唇鹿交配的场地。每年10月,有超过500多只白唇鹿在这里角斗、求偶、栖息,繁育后代。

  雪豹是活动于雪线附近的最著名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已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据以往调查记录,雪豹在我国的数量约2000—2400只,潜在分布区域达到40万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每100平方公里内0.5—0.6只。但摄录像调查发现,烟瘴挂峡谷低于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活有8—10只雪豹个体,即每100平方公里数量超过20只。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连新民强调,作为人为干扰较小的地区,烟瘴挂峡谷内的哺乳类动物物种保有量高、受保护动物比例高、青藏高原特有物种比例高,尤其是雪豹的种群密度位居世界之首,因此,对此地的保护尤为重要。

  这里,草地生产力达青藏高原最高水平

  烟瘴挂峡谷草地几乎没有放牧活动干扰,以针茅、嵩草、苔草为主的草地质量非常高。这里草地面积虽然不大,但生产力极高,所以能够养活数量较大的食草动物。当地降雨充沛,80%的雨量集中在植物生长季节;特殊的岩石地貌把周边降水蓄积到峡谷内部,更有利于牧草的发育。烟瘴挂峡谷中石灰岩分布广泛,沟壑纵横,形成了变化多样的生境,发育了极其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草原、草甸、山谷草甸、谷坡灌丛等,可满足了不同动物食物和栖息地的需求。

  四川大学植物学教授唐亚、张静博士等专家经过实地调查,联合完成了《烟瘴挂植被与植物调查》。报告强调,烟瘴挂植被初级生产力高,属于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之一。

  这里,藏文化让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完整保留

  唐亚说,当前的青藏高原已很难找到没有退化的草地了。但独特的地质、气候条件、使烟瘴挂有发育和保存很好的草地植被,支撑了一个独特的野生动物区系和种群。这个区域外界很难到达,峡谷内很多区域甚至连牧民也不能轻易接近,没有放牧,也是很好天然植被保留的原因之一。

  “这里的紫花针茅等牧草不仅在草地里占优势,而且长势良好,成年人能轻易躺在草丛中隐身。烟瘴挂峡谷在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以及草地管理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能提供一个自然、不退化的草地标准样本,供其他地区草地恢复的基本种源。”

  唐亚等专家认为,当地的藏族文化对该区域保留了如此高的生物多样性有重要作用。“通天河边有一块约30亩的野葱地,比人工种植的长得还好,附近藏民同胞每次仅采集少许,从来没有发生一次采完的事情,这块野葱地得以保存下来。而对野生动物,因宗教信仰的缘故,如白唇鹿在藏民中有特殊意义,许多其它野生动物也与相似意义,所以他们不会去捕杀,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和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里,“诺亚方舟”面临沉没的威胁

  然而让杨欣、唐亚等专家非常担忧的是,这块野生珍稀动植物的“诺亚方舟”正面临沉没的威胁。据规划,烟瘴挂峡谷东口的牙哥拟建设一座水电站,届时大坝蓄水成功,长江最后的急流——通天河将停止奔涌,水位提升40米,回水100公里,烟瘴挂峡谷中主要草场都将被淹没于水下,烟瘴挂的生态环境将不复存在,珍稀动物的食物链也将彻底断裂。

  孙鸿烈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等专家一致认为,考察表明,烟瘴挂峡谷是长江源一处非常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而且地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该区的科学研究和监管保护,同时呼吁严格禁止一切影响该区的开发活动。

  中华环保基金会秘书长李伟强调,“青海是中华水塔”,保护“三江源”的生态不仅是青海的事,也是全社会的责任。烟瘴挂峡谷珍稀保护动植物众多,还有未列入保护名录的动植物数量巨大,学术研究价值极大。因此,需与国内外专家合作,提高科考研究的科学水平,把科研成果做大做深入。周边还有数量不多的藏族牧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解决其生计替代问题,改善其生活水平。

  走近烟瘴挂

  “长江第一大峡谷——烟瘴挂生物多样性调查”第一阶段调查工作于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完成了初步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烟瘴挂生物多样性考察计划的制定,以及考察队的组建。

  2014年4月底,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成都、西安、西宁、兰州、格尔木的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人类学者及电子工程师、电力工程师、摄影师、医生、漂流探险家、攀岩高手、专业驾驶员、本地牧民及后勤协助人员等,在位于唐古拉山镇沱沱河畔的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集结完毕,经过短暂休整,先后分水陆两路进入烟瘴挂,建立考察营地、安装考察设备和开展调查工作,到2014年12月,第一阶段调查工作结束。

  2014年12月5日,环保部对外环境保护中心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作为第三方,在北京召集相关专家对通天河上游“烟瘴挂峡谷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进行了评审,孙鸿烈院士担任评审组组长。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