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收益破5未现开门红 银行不缺钱是主因
- 发布时间:2015-01-21 08:36:03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记者车莉
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开局不利”。日前,记者探访发现,各家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全线下调,大型国有银行的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甚至跌入“4时代”。专家建议,在预期收益率处于下降通道的趋势下,投资者应该优先购买中长期的产品,从而提前锁定相对高的收益。
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下滑
渤海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一直在业内排名靠前。昨日,记者在查询该行近期理财产品信息时却发现,鲜见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渤盛53号”理财产品期限为182天,10万元起存,收益率为5.95%,而其他产品的收益率在4.75%至5.95%之间。
虽然个别产品收益率仍在6%以上,但是大多门槛高、期限短、非保本,如“渤盛54号”理财产品期限为182天,收益率为6%,但需要100万元起存。大型国有银行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普遍已经跌破了5%,某款5万元起69天期产品预期收益率仅为4.8%。
据银率网统计,2014年总计有178家商业银行共发行60911款理财产品,较2013年增长29.53%。其中,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总计发行55002款,较2013年增长26.54%。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在2014年1月份达到近年峰值,之后收益率稳步下滑,12月份收益率回升,主要由“年末效应”和股市的吸金效应等多重原因导致。
2014年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7%,平均投资期限为120天。2014年预期收益率超过6%(含)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平均投资期限为253天,而2013年这一平均值仅为130天,接近两倍的差距。
银行“不缺钱”是主因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理财产品收益整体将会以下行调整为主题。银率网数据显示,2015年首周共有781款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为5.27%。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不同银行类型产品收益较前一周全面下滑,其中国有银行平均收益更从5.07%跌落至4.95%,在全部品种中“垫底”。
从分期限类型看,新年首周除一年期以上投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逆增”外,其他所有期限类型产品平均收益亦全线下调,其中1个月以内期限产品降幅最大,较前一周下降0.32个百分点至4.62%。
对此,牛雯分析,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呈现大面积下调态势,与“年关”已过、流动性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有关。
春节前或再次冲高
牛雯认为,股票市场热度不减,吸金能力不容小觑,加之央行继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市场流动性并没有完全宽松,随后的2月份又面临春节长假,理财产品依然有购买机会。
业内人士透露,春节前银行往往还会发行一批高收益理财产品,来吸引储户“年终”的那一笔钱。所以,临近春节前或会再现高收益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不会向以往一样,普遍处于高位,但也不排除阶段性出现高点。尤其是结构性产品,会不定期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它的收益率会相对保持优势,不会因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而下降。不过,这类产品主要投资股市,存在一定风险,适合有经验的投资者购买。
银行理财师提醒,对于一些银行短信推荐或是网站上宣传的热门理财产品,额度会有所控制,销售也会比较快,市民若想购买到,最好先预约,预约方式有柜台办理、电话咨询或网上申请等。
链接>>>
提前锁定较高收益 年初购买中长期产品最适宜
在市场利率水平下降和股市“吸金”的大背景下,预计今年全年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将走“下坡路”,投资者最好在年初购买中长期产品,提前锁定较高收益。
相关专家表示,对于稳健型的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产品仍是“风险较小、收益较高”的投资渠道。
那么,投资者该买哪些理财产品呢?业内人士建议,即使短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略高,但是到期后,新一期的产品收益率却在“下台阶”,从全年整体来看收益“缩水”。因此,在预期收益率处于下降通道的趋势下,应该购买中长期的产品,从而提前锁定相对高的收益。
随着市场资金面重回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2014年底短暂冲高后再度下滑。今年与往年情况有些不同,随着2014年11月份央行降息,业内人士预计,尽管各银行随着市场化的弹性而上浮存款利率,但是就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行情看,短期内短期理财产品或将不再是一个好选择。
银率网分析师牛雯建议投资者在储备好流动性资金的前提下,更加注重长期合理的资产配置,选择中长期理财产品,把绝对的投资收益固定下来。
牛雯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未来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将会大大地延长。另外,投资于货币市场的金融产品,其收益率将会持续走低,债券市场因为去年年底的“黑天鹅”事件影响,风险已经逐步释放,因此,2015年债券市场或有一定的投资机会。另外,还有一些互联网理财产品,特别是P2P、票据、众筹等产品,其风险在2015年将会进一步释放,投资者需谨慎对待。
(记者车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