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科技支农”进田间到地头

  • 发布时间:2015-01-20 01:30:5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通讯员 陈森青 蒋新跃本报记者 过国忠

  虽是严冬岁月,但在江苏大丰的田地里,农民却忙得热火朝天。自从推广了扬州大学专家带来的“大蒜双茬栽培技术”,当地的大蒜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民收入也翻了番。

  2009年以来,扬州大学在江苏省农委的统一部署下,深入江苏大丰、响水和宝应三县市,实施开展了“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五载扎根,五载耕耘,五载收获,学校因此连续四年被表彰为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突出贡献单位。“我们做到真挂县、真强农、真富民,将真正为老百姓欢迎的,能够给他们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新技术和新品种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扬州大学副校长刘祖汉表示。

  一项技术带来的“产业增殖”

  多年来,大蒜一直都是盐城大丰这个苏北农村的主打农产品,全市共有25万亩农田种植大蒜。然而,大蒜种植受气候、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农户们常常一边种着蒜,一边提心吊着胆。“对于‘蒜你狠’‘被蒜计’这些网络流行语,我们是深有体会啊。”该市农委科教科科长孙国存笑着说。

  2009年,扬州大学成玉富教授作为“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首批驻点专家来到大丰开展科教支农。看到一望无际的蒜地,再看到老百姓农闲无事打打麻将的情景,成教授总想着能否做些改变?

  很快,一项“大蒜双茬栽培技术”由成玉富配合当地农委成功引入。该技术通过改良蒜种和种植模式,将本来只能种植一茬大蒜的传统种植模式改为在秋冬季节连续轮种两茬。“新技术不但高效利用了土地资源,也充分提高了农户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家都很欢迎。”刚刚从大丰农村回来的成教授告诉记者,采用这一技术,农民每亩每年可以增收近15000元。

  “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带来的不仅给当地农民带来收入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他们观念上的改变,老百姓也变得乐于尝试新品种新技术了。成宝富笑言,长期跟踪指导当地大蒜种植,他也成了“蒜专家”了。

  李教授化身“羊教授”

  “羊教授,最近我的羊崽怎么总是成活率不高啊?”前段时间,盐城响水县恒源养殖公司的老板潘如忠有点烦,他养殖的700只种羊到了繁殖季,羊崽成活率问题困扰他很久,于是拨通了扬州大学李拥军教授的电话。

  李拥军一边劝说他不要着急,一边耐心地询问详细情况。很快,一揽子调整方案出台:加强羊舍清洁,扩大种羊运动空间。电话那头,小潘连声感谢。

  类似的热线电话经常响起。两年前,李拥军来到响水县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与当地的养殖大户潘如忠结上了对。彼时的小潘虽称“养羊大户”,但还只是羊多一点而已。在李教授的建议和当地农委的支持下,占地50亩、年产值近600万元的种羊养殖基地正式建成。从羊舍建设到种羊引进再到养殖指导,李拥军全程参与,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忘年交,小潘干脆喊李拥军为“羊教授”了。

  如今,“羊教授”的名字已经被老百姓喊顺口了,大伙也乐于这么去称谓李教授。在“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执行过程中,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该校动科学院王宵燕博士长得白白净净,可走进农户家的猪舍,她立即化身“养猪倌”,指导农民清除猪粪、配制饲料很是泼辣;园植学院李良俊教授一到宝应,就挽起裤腿扎进水田察看莲藕的长势。据了解,五年来,扬州大学先后组织近百名专家教授深入三地开展科技支农,多年下来,他们都成了农民的好朋友。

  五年绘就“科技支农”新蓝图

  每次下乡,成玉富总是将蔬菜种子、病虫害防治手册等等塞满车的后备箱,每年还定期将专用蔬菜复合肥和畜禽饲料拉过去。“别小看这些东西,这些可都是我们特别定制的。”成玉富笑着说。

  扬大饲料厂是该校的校办厂,也是重要的产学研基地。自从结对大丰等三县市以来,扬大的驻点专家就成为了这里的常客。他们根据当地畜禽生长的特殊要求专门配制畜禽饲料,并源源不断地送到当地示范农户手中。

  五年来,该校通过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累计为三县市农民发放肥料、饲料等物化补贴270余万元,累计引进和推广新品种近60个,种养殖新技术、新模式近80多项。“诸如‘扬大1号’辣椒新品种,冬棚韭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莲藕与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等一批我校自主研发的科研新成果纷纷在三地开花结果。”扬州大学科技处处长吴圣龙告诉记者。

  除了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以外,李拥军他们还将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李拥军要求他的研究生必须驻点农村至少一个月,并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考核。“只有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动植物生长的真实状况,才是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李良俊教授表示。

  五年来,扬州大学充分发挥农科优势,组织师生,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支农”,在对接县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一村一品”发展需求等方面给予了源源不断的支持。“从30年前的‘校地联合体’到如今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扬州大学始终致力于推动苏北农业现代化,谱写了‘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衔接’的时代新乐章。”刘祖汉副校长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