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缘何与奶农“抱团过冬”?
- 发布时间:2015-01-14 22:05:4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惠灵顿1月14日电(记者宿亮)南半球正值夏日炎炎。然而,受全球奶价冲高回落影响,新西兰乳制品产业却在经历一场寒冬。
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2014年12月发布的原奶收购价格再度下调,收购价格创2007年以来新低。即便如此,当地奶农利益仍能得到保障。其秘密何在?
恒天然很大程度上是新西兰乳品产业的化身。恒天然有三重身份:首先,它是占据全球乳制品交易额三分之一的乳业巨擘;其次,它是收购新西兰国内牧场绝大多数鲜奶的超大型企业;最后,它还是在新西兰拥有超过1.2万名奶农股东的合作制企业。
前两重身份的重点是规模。正是因为集中了新西兰全国大部分乳业生产资源,恒天然得以利用规模效应产生的优势左右市场价格。
后一重身份的重点是合作。奶农既是恒天然的供应商,有赖于恒天然保障稳定的收购价格,从而获得基本收益;同时,奶农又是恒天然的股东,通过公司内部治理参与战略决策和价格制定,年终还有权从恒天然利润中分红。
在恒天然的董事会中,13名董事中有9名奶农股东,由这9人推选另外4名董事。在董事会之外,恒天然按照旗下牧场的分布情况划定35个区域,从每个区域推选出一名奶农代表,共同组成股东委员会。这种构架保证了奶农的声音充分体现在公司运营过程中。
要成为恒天然的股东,奶农需出资购买恒天然股票,股份大小决定所收购鲜奶量的多寡。一旦奶农购买股票成为股东,恒天然就有义务收购奶农的鲜奶,假如恒天然要减少或停止收购,就要拿出大量资金回购股份。这种模式决定了恒天然不能随便放弃奶农,即便在市场情况不好的情况下,也必须与奶农“抱团过冬”。
作为供应商,奶农最关心的是鲜奶收购价,特别是在全球市场波动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保证牧场不亏本。鲜奶收购价机制由5人组成的独立理事会制定和管理,其中一人从奶农中产生,两人由股东委员会推荐,另外两人由公司委任。这种组织架构从根本上保证了奶农具有发言权。
独立理事会在制定价格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奶农作为供应商的利益,在保证公司利润率基础上,最大限度保证奶农能够获得较高的收购价格,从而杜绝了恶意压低收购成本的可能。在全球市场价格波动期间,恒天然管理层多次表示,可以通过压低公司运营成本,来确保奶农利益不受过大冲击。
作为股东,奶农同样关心从恒天然获得的分红。恒天然每年固定从税后净利润中拿出相当部分作为分红。2011年,分红占恒天然税后净利润的30%;2012年和2013年,分红都占到32%;2014年,尽管全球乳业形势动荡,恒天然依然拿出10%的税后净利润作为股东分红。
谈及合作制企业给奶农带来的好处,怀卡托地区奶农、恒天然股东理事会主席伊恩·布朗说:“尤其在奶价下跌的年份,恒天然的战略具有特殊意义,合作制下的一体化供应链保证了奶农的投资能够得到足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