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及时创新消费产品

  • 发布时间:2015-01-14 20:29:26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程亚丽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走低与产品价格指数(PPI)连续为负值,实际上是中国经济治理所面临的复杂局面的体现。

  我国宏观层面需求放缓的根源是过去几年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事实上,中国政府大量、集中的投资对市场流动性的刺激效果比美国的量化宽松还要强。即使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中国在几年前疯狂扩张的产能也超过了全球的需要,导致几乎所有的产品都过剩,为今天中国连续的CPI和PPI下行埋下了隐患。2014年中,PPI出现长时间连续负增长,并长期低于CPI,尤其是生产者批发指数严重恶化,说明我国产能的过剩和闲置状况异常突出。

  2015年,宏观层面的需求状况可能会更加糟糕。国际上,美国实现了5%的增长,但是对中国的拉动有限;欧盟出路依然如同迷局;石油价格大跌,产油国“武功已废”。从内部看,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红利不易获得。新常态下要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困难重重。

  要清醒地认识到,宏观经济上下起伏的实质就是经济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如果再次祭起扩张的大旗,继续推行刺激政策,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当前正确的做法就是消解之前刺激政策的影响,等经济调整好之后,产品供需达到自然平衡。如果一味担心经济“冷”,不敢让增速下降,过度运用宏观调控放纵市场发“热”,就会让问题加重。

  CPI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人民币的购买力更强。但是面临通缩预期,居民的消费动力更加匮乏。而且就当前情况看,中国消费升级已经遭遇天花板,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很小。如果不能及时创新消费产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很有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要跳出“消费动力匮乏—需求更弱—产能过剩加重”的恶性循环,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让市场配置资源。从企业层面看,要努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存贷款利率都要市场化,取消对贷款企业的身份识别,照顾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因为“只有企业家最了解市场需要什么”。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