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坚持自主可控 践行普惠金融
- 发布时间:2015-01-13 08:0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网络与信息系统在金融、电信、交通等各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窃密等现象层出不穷,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经济稳定的重大问题。
邮储银行作为普惠金融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国家金融安全战略要求,勇于承担先行风险,探索出了一条成本节约、自主可控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就全面践行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和金融安全战略,在信息科技建设方面确立了自主创新、勇于超越的奋斗目标。2011年,经过专家反复论证,邮储银行率先在《邮政金融IT总体规划》中确立“在开放式平台上,以小型机集群替代大型机,构建邮储银行核心系统”的技术路线。
同年6月16日,邮政金融储蓄系统逻辑集中工程正式拉开建设帷幕。当时,运用小型机集群技术建设超大规模银行业务核心系统在国内外还没有成熟案例。邮储银行历时3年4个月,于2014年10月25日全面完成了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建设工作。
系统上线以来,日均峰值交易量超过7333万笔,成功率达到99.78%,特别是在2014年“双11”当日,系统交易笔数达到8640万笔,交易金额累计1389亿元,峰值交易笔数664万笔/小时。该系统经受住了业务高峰的冲击,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实践证明,小型机集群技术不但具备了大型机的可扩展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特点,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台主机资源同时对外提供服务,大大减轻了单台主机故障对业务造成的影响,达到了与大型机同样的业务处理效果。
在实施“以小型机集群替代大型机”的同时,邮储银行还全面推行“以PC服务器集群替代小型机集群”的战略。目前在全行180多个信息系统中,有144个系统采用了PC服务器集群技术,有效降低了银行关键信息系统对高端小型机的依赖,进一步验证了银行核心系统基础硬件平台早日实现国产化的可行性。
几年来,邮储银行全力推进国产核心软硬件系统的推广应用。在国内,邮储银行最早成功将华为局域网交换机引入金融核心网络中;在全行3000多台服务器中,国产Linux操作系统安装覆盖率超过95%;全行办公软件国产化率达到99%;全行ATM国产化率达到53%,网点终端国产化率达100%。
践行普惠金融与坚持自主可控的国产化道路有着本质的统一。在普惠金融的实践中,银行要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坚持自主可控的发展战略、坚持走低成本可持续的技术路线。再言之,坚持自主可控的战略,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邮储银行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围绕信息安全战略,全面推行自主可控战略,努力推进国产化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推行自主可控战略。
二是努力推动国产IT业的进步与生态环境成熟。在保证生产运行安全的情况下,结合网络信息系统的架构和特点,银行业应优先支持国产核心IT装备和关键基础软件,在适用性测试、选型入围、采购引进等环节,给予明确的政策导向与支持,加快自主可控和国产化的工作步伐。要建立银企有效的联动机制,推进国产核心技术在银行业的及早使用。
三是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努力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率。针对国产化推进、新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信息安全挑战,邮储银行已经启动信息科技风险管控体系专题规划,建立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机制,在规划、开发、实施、上线、运行及下线各环节加强信息系统全过程安全管控,构建未来5年信息安全发展体系架构。邮储银行的国产化演进路线是:第一步,用国外小型机集群替代大型机,实现超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第二步,总结小型机集群和PC服务器的经验,将银行核心系统搭建在PC服务器集群上,铺平银行核心系统硬件平台的国产化道路;第三步,充分借鉴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结合国内关键基础软件的发展情况,联合国内厂商重点攻关,打破困局,实现银行核心系统的本质安全。
四是产学研联合,推进自主可控理论与实践的创新。邮储银行倡议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在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基础上,联合同业银行、IT厂商和大专院校组建国家级金融IT创新实验室,通过联合攻关,带动人才培养,共享科技成果,为实现国内银行业自主可控的本质安全建立可依托、可信赖的环境。
五是共享实践成果,实现共同发展。
邮储银行在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形成了系统化、整体性的成果。若能够将这些成果在银行同业,尤其是在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中推广应用,必将大大加快银行业信息化自主可控的进程。邮储银行将与国内IT厂商联合,构建完全自主可控的“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云平台”,充分利用邮储银行的IT成果,结合邮储银行资金、渠道、业务与风险控制优势,服务于区域和地方金融机构,深入推进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 李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