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乳企在京试探性降价 乳企盈利趋好
- 发布时间:2015-01-12 08:1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原奶价格下降、供应过剩导致奶农不惜倒奶杀牛之时,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原奶价格下跌引发的企业原料库存压顶,以促销降价的形式反映在了终端市场。但是业内人士分析,优惠只是乳企短期、试探性促销手段,原料只是乳制品产业链中的一小环,其价格变化不会直接引发产品的降价,相反却会为乳制品企业带来盈利及毛利率提升的利好。
多家乳企试探性降价
在北京的一些大型超市,乳制品专区依旧热闹,三元、现代牧业、伊利、完达山等乳企的降价促销力度颇大。
以北京本土品牌三元为例,其全脂、低脂奶从此前的69.9元/提降价至49.9元/提,便宜了整整20元。此外,伊利、三元等品牌的酸奶、儿童奶等其他细分品类也推出了折扣不等的促销优惠,舒化优钙奶、伊利低脂营养舒化奶等产品也从原来的58元/箱、52.8元/箱降至52元/箱和46.8元/箱。某超市伊利促销员称:“这次促销并不像以前7天、10天的短期活动,一推就是一个月,时间长,力度大。”
但是和三元等相比,另一家知名乳企蒙牛却并没有参与到促销战中。超市促销员也表示不知情:“厂家和经销商近期也都没有安排促销员,活动也不多。”
短期难实质降价
对于乳企的此轮促销降价,乳品行业分析师认为与近期原奶价格下跌、原奶供应过剩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乳业专家王丁棉介绍,自2014年一季度以后全国原奶价格就出现了大幅下跌的态势,但由于大多数企业于去年初采购了较多大包粉,加之2014年下半年国际原料价格保持低于国内价格的水平,因此国内乳企并没有完全利用到国内原料,而是使用起了低价进口的原料粉。此外,国内乳制品消费相对疲软,大量进口乳制品涌入,导致国内原奶生产相对过剩。
“国内乳制品企业面对的另一个难题是原料库存较高,因而减少了对于国内原奶的收购量。消化库存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快终端的销量,降价促销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位乳企人士认为,每家企业的库存压力不等,因此终端产品价格策略也会有所不同,但是相同的是各企业间的策略仍然是以促销试探市场为主,短期内不会有实质降价,“乳制品春节销售旺季马上要来了,乳品企业肯定要抓住这一机会做促销,不会直接降价”。
王丁棉也表示,原奶价格只是产业链中很小的一部分,不会影响到终端产品的价格。他指出,此轮原奶过剩以及降价,会进一步导致乳制品供应量的增多,从而刺激下游产品营销、促销活动增多,但是由于生产、经销、市场等多个环节未发生变化,因此价格也会在短期内保持不变。
乳企盈利趋好
虽然此轮原奶供应过剩损害了奶农的利益,但国内乳制品企业或将从原奶价格下跌中获利。国泰君安日前就曾指出,原奶价格的下跌直接有利于乳品销量提升、同时还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因此乳企2015年的毛利率将得到提升。
“我们预计今年上半年原奶价格筑底,全年处于低位,另外经过一年时间对国外原料粉的消化,2015年大多数企业可以享受到原奶价格下跌带来的成本下降的好处,毛利率有望提升。”国泰君安如是分析。
上述乳企人士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乳制品消费刚性较强,原材料成本容易往下游转嫁,从近年来乳制品价格变化和原奶价格增速比较来看,原奶成本的上涨一般都会推动乳制品价格的上涨,企业通常以小幅涨价应对原料价格上涨,稳定毛利率。而恰恰与之相反的是原料价格下跌在下游产品价格保持不变或以促销手段微降的情况下,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空间,进而拉升毛利率。
不过该人士称,2015年国内乳制品企业能否利用好国内原奶还将取决于进口原奶的定价,如果进口原料粉定价仍然低于国内原奶价格,那么乳制品市场的基本面仍不会改变。因此,未来乳企要重点以产品升级来提高毛利率,原料的降价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 齐琳 阿茹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