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当看到蒙娜丽莎时,中国人在想什么?

  • 发布时间:2015-01-09 14:49: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娜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 李娜)中国人习惯或擅长山水画、书法以及篆刻。那么,当走进西方的博物馆,看到天使、圣母或者微笑的蒙娜丽莎时,他们在想什么,又是怎么看呢?

  武汉大学的法语系主任吴泓渺,曾在法国留学六年,学习语言科学。他坦言,每当面对一幅西方画时,还是常会感到忐忑,莫名其妙。参观博物馆,也许会像很多游客一样,看了一幅又一幅,最后只能说“我来了,我看了”。

  “在乔托的《天使报喜》前,我很难找到感觉。一位处女,因为上帝的一句话而受孕。孔子说天无语,本质的东西一定是静默无声的。而在你们西方人那,什么都要明白地说出来。”吴泓渺说。

  与这位中国学者对话的,正是北京艺术8创始人佳玥,一位身居北京十年的法国人。从乔托到毕加索,从伦勃朗到委拉斯开兹,再到达芬奇,两位中法人士围绕着二十多幅西方名画,在对话中发掘两种不同文化在看、感、思上的差异,并集结在《当蒙娜丽莎遇到中国人》一书中。

  蒙娜丽莎既是书中的一小部分,也代表了西方文化。佳玥说,这本书既不想鼓吹西方绘画有多么漂亮,也无意说欧洲文化有多么特别。“我只有两个目的,相互理解,并从对话中找到乐趣。”

  根据起初的设计,由主修艺术哲学的佳玥向吴泓渺提问。后来,由于对对方文化的好奇和兴趣,变成了两个人的相互提问。在佳玥位于北京一个老胡同的家中,佳玥和吴泓渺品着红酒,往往你一句,我一句,聊上一个下午。

  除了一问一答外,便是促使对话步步深入的问题和反问。有时候,为了弄清某个疑点,两人跃出本书初始设定的范围,以至于这本书看上去不单单是一本谈艺术的书,而变成了探讨各自文化执着点和盲点的书。

  比如在第一章中,选了九幅与基督教相关的画作,从《天使报喜》到《耶稣复活》,涉及到的主题有未婚先孕,道成肉身,决然不同的语言观,十字架的寓意,悲悯情怀和画中各种小物件在基督教中的象征意义。

  吴泓渺说,以人的交往举例,两人相遇,互不了解。我怕受到你的歧视,假装自己什么都懂。然而,没有了解对方的善意,对方也不会以善意回应我,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战争。我常问自己,凡是视野开阔、胸无成见的朋友,会有意寻找异国文化的优点。我能做到吗?如果不能,是因为太自卑,还是太自大呢?

  书中以对话为依托,对每幅画进行了个体体验式的欣赏方法。对于佳玥来说,这些画大多是她较为熟悉和喜欢,并且代表西方思想的画作。“最重要的是,通过绘画,我们可以提最重要的哲学和文化问题,从而更加了解对方,了解世界。”她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