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个人征信市场向民营机构敞开大门

  • 发布时间:2015-01-07 00:31:4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对民营经济来说,又一股春风吹来。1月5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6个月。

  央行放下“一家独大”的身段,批准8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相关准备工作。此举,将使更多的个人信用转化为个人财富,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推动全民信用意识大大提升。

  八家机构被点名做准备

  1月5日,央行发布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属阿里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旗下)、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六个月。这意味着,上述八家公司或将成为首批获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资格的个人征信商业机构。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征信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从首批机构名单不难看出,监管部门也有意向征信行业注入更多的互联网元素。除了鹏元征信和中诚信征信等公司是从事征信业务多年的老牌机构之外,首批入围名单中,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风生水起的“三马”——阿里、腾讯、平安均各获一席位。

  目前,我国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正规军”只有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截至2014年10月底,征信系统收录1963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和8.5亿自然人信用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2014年底也曾提出,央行对大数据公司进入征信系统持开放态度,并且预计不久将有大数据公司进入征信市场提供征信服务。此前,已有不少商业机构表达了要申请个人征信牌照的意愿。

  获得公共部门数据成为亮点

  《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的发布曾一度被认为是“央行首度下发个人征信牌照”。但有资深征信业人士解释称,这仅表明央行开始正式受理申请,“定向邀请”名单上的8家机构递交材料,尚未到牌照发放阶段。“受理时间6个月,意味着个人征信的市场竞争会在年中打响。”该人士表示,届时获得牌照的机构在对接公共部门数据上将大获优势。

  目前这8家机构只是按要求做好准备,真正取得牌照尚需时日。据悉,上述这8家机构未来在个人征信业务方面将各有侧重,财付通信用产品和业务中心高级总监吴丹曾表示,“腾讯即将推出互联网征信体系,这个征信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在腾讯大数据能力上,通过分析用户行为记录,向金融机构提供用户评级信息。”拉卡拉高级副总裁唐凌也透露,“拉卡拉的企业征信业务主要面对的客户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拉卡拉通过对中小微企业的流水账做数据分析,获得企业的信用评级报告。”

  北京一名征信企业负责人表示,从名单看,定向邀请具有浓厚的试点意味,“每家企业的优势和劣势都不一样,针对的市场也不同。”但持牌机构将拥有同一个优势:能够高效率地对接公共部门的数据。他表示,由于征信业与“信息服务业”之间存在模糊地带,一些企业以信息服务之名做一些边缘的个人征信业务,但局限于收集、使用公开信息;获得个人征信业务牌照后,企业可向核心数据进军,“除了央行征信系统外,工商、税务、房管乃至水电部门的数据都很有价值,只有持牌机构能与之对接。”

  有利于培养个人征信意识

  潘功胜曾表示,征信系统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在提高信贷效率、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社会信用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我国现有各类征信机构、评级机构150多家,年收入20多亿元。总体来看,中国征信机构规模小,服务与产品种类少,信息获取难度大,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征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有券商机构测算,中国个人征信市场空间将超过1000亿元,但中国目前的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的总规模仅为20亿元,其中个人征信更是仅为2亿元左右,一旦市场放开,未来中国个人征信的增长空间巨大。

  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此前表示,阿里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商业数据中心。在阿里未来的愿景中,数据位于最核心的位置。那么这些数据究竟有什么用?数据是信用的来源。蚂蚁金服信用业务拓展负责人邓一鸣也表示,蚂蚁金服做征信可以看作是对央行征信体系的补充,除了在人群范围和数据分析维度上的补充外,还将提供更丰富化的征信应用场景。

  “当信用体系只服务于传统金融业时,更多人可能不会太关心个人信用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介入个人征信体系,将极大地丰富征信场景,当人们逐渐意识到在与银行有关的信用之外,那些与互联网交集时产生的大数据也将影响其今后的消费行为时,个人征信意识将被培养起来。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