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种粮大户投身粮食加工三问

  • 发布时间:2015-01-05 11:29:23  来源:南昌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记者 吴思勇

  去年12月28日,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宁江正忙着筹备大米加工厂投产事宜。随着大米加工生产线的投产,这个从事水稻种植4年的农业龙头企业,正式跻身粮食生产产业链的下游加工环节。

  同一天,新建县恒伟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恒伟既没有出现在合作社承包的2900亩水稻田里,也没在农机检修车间里忙碌,而是在合作社去年7月投产的大米加工厂里指挥调度,落实一张总量为30吨的大米销售订单。

  粮食加工,何以成为我市不少水稻种植大户的投资新选择?

  一问:为什么搞粮食加工?

  这些水稻种植面积庞大的种粮大户,为何要进入一个相关却并不甚内行的产业呢?他们的回答是,面对传统水稻种植利润日渐稀薄,他们期望借此实现“两条腿”走路。

  宁江给记者简单算了笔账。2010年公司开始从事水稻种植时,每亩田的年租金为200元,人工费用为80元/人/天;而去年,田租上涨到了480元/亩/年,人工费也上涨到了160元/人/天,涨幅惊人。从2010年到2014年,绿能公司的种粮规模从4783亩扩大到了1.8万亩,可亩均利润一直没有提高,始终在100元上下徘徊。

  张恒伟同样表达了处在粮食产业链最底端的无奈。同一个水稻品种,恒湖稻谷的卖价要高出其他地方稻谷0.2元/斤,终端的大米卖价则更高。然而每年“双抢”时节,粮贩收购稻谷时瞅准了合作社没有晒场、没有仓库的“软肋”,压级除杂很厉害,每斤稻谷的收购价反倒比别人低了0.2元。痛定思痛,合作社决定自己做粮食加工。

  二问:靠什么实现盈利?

  在国家连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和出台粮食调控政策的双重影响下,近年来粮食加工业出现了“稻强米弱”、“稻不强米还弱”的情形,大米加工企业出现大面积连年亏损。南昌金进果粮油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声菊说,加工100斤大米,加工厂所得的利润只有1元。那么,这些种粮大户投身粮食加工,胜算几何?

  宁江表示,传统的粮食加工和传统的粮食种植一样,都属于微利行业。绿能公司选择进军粮食加工产业,同时还配套推进了水稻种植结构的调整。

  “种粮大户办粮食加工厂,种什么品种可以完全自己说了算,从确保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消费者可以完全对大米品质放心。在人们日益注重生活品质的今天,这是一个大卖点。”张恒伟说。

  三问:“两条腿”如何行稳致远?

  去年7月份,恒伟合作社的粮食加工厂投产后,恒湖垦殖场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加工厂的大米打开了广阔的销路,深圳、广州、宜春等地的进货订单纷至沓来。仅仅就目前进行普通的大米加工,粮食加工厂每年能为合作社至少带来50万元的利润。现在合作社正与国内某品牌啤酒生产企业洽谈,有望达成一个年销售大米2万吨的大协议。

  不过宁江提到,要把粮食加工发展成为种粮大户的新经济增长点,就必须走出目前粮食加工企业的低端发展模式,走高端品牌的特色之路,只有这样的“两条腿走路”,才能给种粮大户带来“溢价”的价值收益。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