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粮“返乡”吹响中俄合作冲锋号 合作将更全面细致
- 发布时间:2014-12-30 14:5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日前,绥芬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数据,预测今年末至明年初经由绥芬河公路口岸入境返销大豆总量将达两万吨,创近年新高。业内人士预测,除少部分流入当地市场和预留下一年种子,将有超过九成种在俄罗斯的境外粮食返乡回国。这个被称为“俄粮返乡”的经济现象,被业内人士广为看好:中俄农业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坚实,中俄合作开始进入新阶段。
“俄粮返乡”改变中俄贸易结构
根据黑龙江省有关方面提供数字,截至目前,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建立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已有70多个,开发土地面积近40万公顷。中国黑龙江、吉林等省份已累计在俄罗斯投资2亿美元用来承租土地,开展种植合作。
以往,受运输、进出关等因素影响,中方在远东地区种植粮食直接运回国内的并不多,但今年这个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在俄的中方人员表示,虽然路途遥远、费用繁多,但还是希望把粮食从俄罗斯返销回国内。根据绥芬河市一家粮食进口商的测算,目前,俄罗斯境内的大豆价格为每公斤2.2-2.5元,而国内同等质量大豆最低价格为每公斤4.2元,而俄运输费和关税等每公斤在1.5元左右,以此推算,俄粮返乡,每公斤还有0.2-0.5元的毛利润。
据介绍,今年返乡的俄粮一般集中在密山、绥芬河等设有粮食加工产业园区的口岸城市,此前,黑龙江大豆协会副会长王小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黑龙江省大豆产量预计达580万吨,从俄进口大豆总量约几十万吨,不会对黑龙江省大豆市场造成冲击。我们有巨大的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源和机械资源优势,与俄罗斯形成天然的互补关系。未来的合作,必定是双赢的结果。”
而导致俄粮大量返乡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俄罗斯卢布汇率的暴跌行情,业内人士分析,卢布贬值引发的经济震荡在对外贸易领域中,最先受冲击的是中国农民在俄境内种植的粮食价格。由于卢布短期内大幅贬值,导致俄粮价格出现了大幅下滑,根据测算,仅以黄豆为例,由于卢布汇率等因素,今年,1吨黄豆实际价格比去年要“降低”四五百块钱,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种地的中国农民要想不赔钱,必须将产品拉回国内。
大量俄粮返乡,让黑龙江的粮食进口形势发生着改变。据了解,目前中国海关方面正密切注视这一动态。中俄农业合作进入新常态
“‘俄粮返乡’其实预示着中俄农业合作进入了新常态。”现代中俄研究院院长宋魁表示,此前中俄双方在农业合作领域的政策,已经为“俄粮返乡”预留出了市场空间。
根据2014年7月1日在哈尔滨召开的中俄农业合作圆桌会议中俄农业部签署的中俄农业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境外农业种植、农产品销售、大型农机具通关、粮食返销等多个方面放宽政策限制,共同推进农业领域的务实合作。
根据备忘录,中俄双方在农业领域合作达成了如下共识:共同推进农业领域的务实合作,扩大合作领域,在境外农业种植、农产品销售、大型农机具通关、粮食返销、农业品贸易合作、农业技术交流等方面放宽政策限制,创造宽松环境。俄有关州区政府与黑龙江省政府达成了进一步加强农业领域合作的意向性协议。
中俄农业合作,担纲者就是中国黑龙江省,这个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大省,目前在俄远东地区农业经营主体达110家,在滨海边区、阿穆尔州、犹太州等8个州有农业合作项目,仅黑龙江农垦集团在远东地区投资开发土地100万亩。
而中俄农业合作备忘录的签署,让黑龙江在对俄农业合作中的空间越来越大。
中俄农业跨境产业链受关注
“黑龙江发展对俄农业合作前途无限。”宋魁说,此前国务院已经批复《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批准黑龙江省先行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并把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公益性服务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确定为主要任务。“这无疑为黑龙江省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农业和食品工业合作带来了巨大契机。”宋魁认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农业与食品工业合作将成为中俄合作的新热点。
入世后俄罗斯承诺农业将逐步与国际接轨,逐步降低农产品补贴,加快国际化步伐,表现出了积极参加国际农业合作的积极性,而俄罗斯现行法律允许将土地长期租给外国人。而未来10年黑龙江省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期:一方面,全球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全国人民和全人类都急迫地需要安全食品;另一方面,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较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潜力巨大。
这种背景下,宋魁提出,在这一情况下,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发展大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把黑龙江省建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农业和食品工业强省时机已经到来。他提出,黑龙江抓住机遇,把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捆绑思考,系统创新,打组合拳,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和食品工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简单说,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加强与俄罗斯的农业和食品工业合作,发展大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把黑龙江省建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农业和食品工业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