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真的来临?

  • 发布时间:2014-12-30 01:30:4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实习生朱文杰本报记者张 晔

  干旱、疫病、漫天黄沙,连人类最后的粮食玉米,也面临着被沙尘暴席卷的危险……

  在最近热映的好莱坞大片《星际穿越》中,地球末日的景象让人为之心头一沉。在电影中,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绝大部分的物种都已灭绝。即便人类制造出超高智能的机器人,却无力恢复生机勃勃的地球家园。

  与之相呼应的是,7月24日,《科学》杂志刊文称,地球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已经来临的争论,成为2014年最热门的科学话题之一。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真的会到来?前五次生物大灭绝带给人类什么启示?12月26日,由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编著的《远古的灾难——生物大灭绝》一书正式出版。该书作者许汉奎研究员认为,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处于快速灭绝期,灭绝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如果再不加保护的话,《星际穿越》中的情节或成现实。

  生物大灭绝,这次真的快

  今天,比起昨天,地球上又有72个物种灭绝了。如果您从起床洗漱吃早餐到翻开这份报纸总共花了1小时,那么地球上又有3种生物永远消失……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最新评估。

  “现在的物种灭绝速度,远远超过地球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许汉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生死交替是世间万物的规律,当某个物种不适应新的环境或竞争不过其他物种,就会走向灭绝,这是一种自然淘汰的现象。“比如剑齿虎,不够灵活,捕猎时竞争不过老虎等其他食肉动物,就在大约100万年前灭绝了。”许汉奎介绍说。

  在地球的生命演化史上,曾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从奥陶纪到白垩纪末,在将近4亿年的时间里,每隔6200万年地球就会经历一次生物大灭绝,这就和太阳系偏离银河系中心的周期性规律发生了巧合。

  前五次大灭绝都属于自然灾害如陨石撞击、海平面降低、火山喷发等。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则是由人类“导演”的。

  许汉奎说:“地球现在处于温暖的小间冰期,可以说是气候最好的时候,动植物本应该是空前的繁荣。”

  事实却并非如此。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物种灭绝速度是6000万年前的1000倍。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今年的《科学》杂志上。美国布朗大学博士研究员朱里安·德·沃斯认为:当人类破坏环境和生态获得经济效益时,会加速一些物种灭绝。

  最新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报告也称:全世界70%的植物、35%的无脊椎动物、37%的淡水鱼类、30%的两栖动物、28%的爬行动物、22%已知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正在遭受灭绝的威胁。

  由此,“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说法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就目前生物灭绝的速度、规模和范围来看,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发生,而且“灭绝”的规模也是空前的。

  问题很严重,结论应慎重

  也有学者指出,尽管当前生态问题很严重,但对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这个概念,科学界仍然饱有争议。一个重要的分歧就是从时间尺度上,现今与远古相差极大。

  另外,国外一项研究发现,曾被认为在过去几个世纪灭绝的所有哺乳类动物中,有近三分之一其实并未灭绝。一些在人们视线里消失了80年,被认为野外种群已经灭绝的动物,在过去4年又突然被发现。

  害羞的霍加狓类似于斑马和长颈鹿的杂交产物,1901年首次有人在刚果看到它。后来这种动物越来越罕见。从1959年开始,野外雷达追踪器失去了它的线索,因此人们担心它可能已经灭绝。然而,5年前研究人员在野外又发现它的足迹。

  其它“死而复生”的哺乳动物包括像老鼠的古巴沟齿鼩、圣诞岛鼩鼱、所罗门群岛的瓦尼科罗狐蝠、澳大利亚中部岩鼠和印尼的塔劳利齿狐蝠……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戴安娜·费希尔博士汇编了一份由科学家宣布的自16世纪以来灭绝的所有哺乳动物名单。

  费希尔在《皇家学会学报B辑:生物科学》里写道:“我们确定的自16世纪以来走向灭绝的哺乳动物有187种。然而有67种曾经从人们眼前消失的动物,又重新露面。有超过三分之一曾被归类为灭绝、可能灭绝或被认为已经灭绝的哺乳动物,现在有人又在野外发现它们。”

  《自然》杂志12月10日发表了一份分析报告《受威胁的生命》。报告表示,前景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假设灭绝的速度保持恒定并持续下去,75%的物种大灭绝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内发生。

  南京古生物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学家认为,虽然当前的生物灭绝速度很快,但现今生物与过去生物的进化速度非常不同,成种的速度也在剧增,甚至比史前状态快100万倍,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持相同观点的学者认为,相比漫长几亿年的生物进化史,人类短暂的历史还无法感知生物大灭绝的整个过程,而自然界的自身调节能力也远比我们所认识的要复杂和深奥。因此,要断言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已经来临绝非易事。

  生物都灭绝,人类怎么活

  “虽然观点不同,但大家对维护地球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感和决心是一致的。”许汉奎说。

  近200年来,在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中,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虽没有多大变化,生物灭绝速度却惊人的迅速。特别是大型、高等哺乳动物的种类确实在不断下降,生物种类的快速减少,对于地球生态圈的稳定来说,是极具负面效应的。

  旅鸽曾是美洲最常见的鸟类,其数量一度达到了50亿只。人们曾见过一群旅鸽迁徙,遮天蔽日的鸽群队伍长20公里、宽2公里,估计有2亿只之多。“可是就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美洲旅鸽就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和砍伐森林等活动灭绝了,真是令人触目惊心!”许汉奎指着美洲鸽群的照片说。

  如果大部分生物都已灭绝,那么人类的生存也将面临巨大挑战。“生物的多样性是稳定性的保障,比如只剩下玉米可以吃,也许某种病毒袭来,所有的玉米都死了,那我们还能吃什么?”

  许汉奎称,人类改变生产和经济的运作方式,或可逆转当前生物灭绝的进程。而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最后灭绝的将会是我们人类自己。他举例说,比如塔克拉玛干西域36国以及大西洋复活岛上人类的消失就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从1812年法国科学家居维叶首先提出“灾变论”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热潮,人类对于生物大灭绝的探索已经进行了200年。随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期能放缓物种灭绝的脚步。

  我国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进行了20多年。但多数研究成果停留在学术论文上,人们对于生物大灭绝几乎不了解。《远古的灾难——生物大灭绝》是我国第一本全面介绍生物大灭绝的科普读物。

  正如戎嘉余院士在书中所说:“编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中发生的生物大灭绝的本质及灭绝后生物复苏的基本特点,认识他们在生命演化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并希望能激发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物多样性、杜绝向大自然无节制索取的贪婪、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正能量。”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