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护水质成为习惯
- 发布时间:2014-12-27 03:28:34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南水北调中线水质是否安全成为当前人们的最大关切。笔者在深入水源地调研过程中发现,水源地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调水水质,在保护水质中逐渐改变着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把保护水质内化为当地人的一种习惯。
水源地在保护水质的同时,改变的是当地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城镇地区大量关闭冶炼、化工、黄姜皂素、造纸等重污染企业,发展清洁生产,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坚决拒绝污染企业落户水源区,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染物排放。
农村地区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并把生态农业发展与水土流失治理、种植业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等统筹考虑,不仅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而且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目前,水源地充分发掘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把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成为经济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生态产业逐渐成长为水源地重要的支柱产业。
水源地在改善水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城镇地区普遍建设了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居民不再乱倒垃圾,污水不再随意排放,以往流经城市的臭气熏天的河流,现在变得水清岸绿,成为城市重要的生态景观,成为城里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农村地区普遍推广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村庄整治规划,统一建设房屋,统一美化环境,统一整改厨房、厕所、猪圈,垃圾集中处理,生产、生活污水不再乱排乱放,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人不出家门就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可以说,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惠及当代、泽被后世的浩大工程,重新布局水资源可以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而水源地为保护水质所作的有益探索,更可以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一种示范。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