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机器人来袭倒逼“中国智造”

  • 发布时间:2014-12-19 08:21:00  来源:文汇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观察“中国制造”的升级,“要不要”机器人已不存在太大争议。预见到人力成本上升的大趋势,国内想用机器人的工厂不少,但能达到海立水平的仍是凤毛麟角。目前,中国每万名产业工人配备的机器人数量(即机器人密度)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稀缺背后有其必然性。事实上,剖析海立样本的关键正是探寻它为何能用好机器人。这将帮助中国产业界把握机器人及其相关的“工业4.0”、乃至智能制造革命的核心。随着机器人不断替代产业工人,能否控制制造业升级的主导权,能否从中培育出新的就业,从而反哺因机器人而消失的岗位,迟早会成为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

   机器人工厂将带来深刻挑战

  积淀多年,海立引入“机器工人”的节奏逐年加速。对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013年的统计,海立工业机器人的密度只比全球最高的韩国略低,比第二名日本高16%,比第三名德国高42%。相应地,就业岗位也在不断消失。2007年到2009年,海立内部被机器人替代的岗位总共不到100个,今年为177个,明年预计可达230个。海立旗下的主力工厂——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海滨说,到2020年,上海工厂希望将80%的制造工作交给机器人,也就是说,至少有2500个岗位将消失。

  这种态势正在向三四线城市扩散。今年,国内两大压缩机制造商到海立考察机器人。他们长期谙熟于“人海战术”,但终敌不过人力成本上升。李海滨说,机器人替代是大势所趋,只是会随人力成本的梯度分布有先有后。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徐建国说,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即将爆发,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跟人抢饭碗,始终是关于机器人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企业家而言,大量引入机器人无疑是理性的选择;但着眼于整个国家,就不能只算经济账而不考虑就业问题。

  发达国家研究者对此抱有信心。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院士克里斯托弗·梅内尔不久前对本报记者说,机器人会消灭低水平岗位,但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比如机器人制造。但国内专家却没有那么乐观。长期专注于智能制造研究的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王迎春博士说,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市场,全球产业巨头都在中国布局——2013年,中国售出了3.7万台机器人,居全球之冠,但国外产品占3/4。

  王迎春正在主持一项国家级机器人产业软课题,他说,如果“中国制造”的智能化改造被国外主导,那么即使出现再多的全机器人工厂,我们也会错失最大红利。而且,假如失去的岗位只能在国外“转世”,还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智能产业价值亟需“再发现”

  上月在沪举行的一场高水平机器人论坛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抛出两个问题:机器人制造算不算高技术行业?造不了核心部件会不会制约机器人产业?

  答案看似简单,但直指核心——怎么才算掌握机器人产业的主导权。对于第一问,曲道奎说,机器人市场竞争已白热化,价格快速回落,制造机器人没有高附加值。至于第二问,曲道奎认为,虽然国内机器人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但这些部件国外并不对我们禁运,借助全球资源配置,国内机器人制造商不会被“卡脖子”。

  机器人是一种通用装备,要执行的任务却很个性化,因此,它们“出生”后必须经过“后天培养”。这种“后天培养”就是通过二次开发,形成专业化的解决方案。王迎春说,国外有许多第三方企业为机器人制造商开发解决方案,但国内欠缺这一环。因此,国内企业即使买得起机器人也用不上。海立之所以能够玩转机器人,就在于它补上了产业链的这个缺口。

  王迎春曾和曲道奎就机器人产业深入交流。他们都认为,与常人的理解不同,无论机器人、还是“工业4.0”,真正的价值中枢不在于机器人硬件制造,而是主要以软件形态存在的系统解决方案。会造机器人,不代表能占领市场;反之,凭借解决方案就有机会拿到大量市场份额,哪怕关键硬件进口,我们也能掌握议价权,从而主导机器人产业。

  “以我为主”或能弯道超车

  李海滨说,海立在机器人应用上能先行一步,除了提前关注、敢于投入,更重要的是拥有足够的技术人才,能形成“以我为主”的二次开发能力。海立持续致力于自主创新,累计已获各类专利授权550多项。这不仅让它有能力进行压缩机的产品创新,也同时可以进行制造流程创新和工艺创新,这最终延伸到机器人开发——在全机器人的钣金车间,为适应机器人,原有设备虽然全被保留,但布局大变,制造环节从八段优化为三段。总体上,他们这150多台机器人虽然绝大部分来自国外,但海立从一开始就派出自己的团队,与国外制造商一起二次开发。七年历练,这支团队目前已超过50人。

  王迎春说,国内制造业此前对创新的普遍忽视,造成了海立样本的稀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国外巨头仍须努力摆脱水土不服。凭借“地利”优势,海立以及部分企业积累了一定的机器人应用经验;如果国家能针对制造业升级的若干特色领域,引导资源集聚,快速形成自己的智能产业集群,应该有机会弯道超车。■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机器人(300024) 详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