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沂蒙好风光
- 发布时间:2014-12-18 08:31:35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一首《沂蒙山小调》传唱了60多年,沂蒙风光令人神往。
如今,在沂蒙山腹地——山东省临沂市,由北向南,山地、丘陵、平原几乎各占1/3,山区畜牧林果药、丘陵粮油果茶花、平原粮菜菌柳杏,呈现一幅立体的田园画卷。
画卷中,农业综合开发这支画笔巧夺天工。
荒山变成花果山
深秋,薄雾迷蒙,蒙阴县野店镇毛坪村林茂果丰。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果挂枝头,一条新开出的砂石路,蜿蜒曲折,盘旋在山岭之间,偶尔见到农用车停靠路边,一箱箱苹果正在装运。
山坡上,红顶井房边,一个蓄水池正从山下抽水上来,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周围的田间地头。
“这是2010年的小流域治理项目。”蒙阴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李光源介绍说,这里的砂石山打不出井,山上没水没路,机械、肥料上不来,浇水、下果都不方便。荒山上大多种些耐旱的板栗,产量低、见效慢,一亩地一年收一两千元,而苹果能收一两万元。上了这个项目,修塘坝,建蓄水池,劈山开路,修了30多公里,仅爆破费就20多万元。现在,一合闸,10来分钟水就上来。
有了水,有了路,毛坪村苹果和桃树的面积翻了一番。村支部书记刘宗路说,仅今年卖苹果,村里就出了3个百万富翁。全村480户,到去年底有87辆小轿车。
邻近的石泉村,山下不到3公里就是水库,可一直用不上。2011年,小流域治理项目移师这里,把水库的水抽上来,路到哪水到哪,苹果和桃的产量随之增加。村委会主任薛玉平说,全村苹果产量由300万斤增加一倍,桃的产量由300万—400万斤增加到1000万斤,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省出劳动力。
野店镇镇长刘和杰说,小流域治理项目从2010年开始连续三年在该镇实施,一共连片治理3万亩,项目区水利、交通条件改善很多,全镇果园面积达到11万亩,稳居临沂市果品生产乡镇十强。每年收获季节,本地群众忙不过来,需雇工1万个工日,付出100万元。
蒙阴是全国果品生产十强县,果园面积100万亩,又是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县,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建成了“万亩特色果品观光采摘园”、“百里生态旅游观光路线”。
与蒙阴相邻的费县,是《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在该县马庄镇,满山的青石,石缝间钻出核桃树,形成8万亩核桃林。
这里芍药山村的富达专业合作社有核桃1000亩,理事长赵才武说,原先只能在石头缝里种地瓜,一亩地收六七百斤。2012年,上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合作社1000亩中低产田进行改造,从1000米外的水库引来水,修了路。有了水,核桃坐果多,质量也提高,今年增产一半还多,他家今年就收入近6万元。
“山顶松槐戴帽,山中果树缠绕,山下粮菜果桃。”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莫凤玲说,经过农业综合开发对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昔日的荒山秃岭正在变成一座座花果山。
丘陵粮油果茶花
细雨中,莒南县洙边镇连绵的茶田一片葱茏,一个个竖起的粘虫板点缀其间,更显轻灵。这片土地在2012年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如今建成1万亩茶叶示范基地。
洙边镇多丘陵,发展茶叶条件得天独厚,以盛产茶叶闻名。茶叶一年采三次,每亩产七八十公斤,至少能挣1万多元。目前,该镇年生产高中档绿茶60万公斤,产值过亿元。
经过农业综合开发,洙边镇项目区已与邻近两个乡镇的项目区连成一片,在莒南县南部丘陵地区形成3万亩茶叶、蓝莓农业园区,与全县现代农业一区三园的总体规划高度契合。
在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万亩茶山海棠种植基地满目霜红,落叶零星飘落。
据莫凤玲介绍,这个基地是2008年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结合国家级试点项目,总投资740万元。当地的企业金锣集团与项目区所属村签订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
茶山海棠俗称甜茶,为多年生木本植物,生产期亩产鲜叶1300公斤,叶子富含生物类黄酮和多酚类物质,前者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药用成分,后者是理想的纯天然抗氧化剂,防疲劳、抗衰老。甜茶的甜味物质又是糖尿病人理想的保健饮品。目前,金锣集团已经发展甜茶原料生产基地1.4万亩。
临沂的丘陵地区适宜发展防护林和经济林,是花生、地瓜、玉米、黄烟等作物的主要产地。经过近几年的农业综合开发,丘陵地带成为粮食、油料、林果、茶叶、药材等的种植及加工储藏基地。
平原粮菜双丰
刘绍连种了26年地,感觉越来越轻松。他的家庭农场现在承包700多亩地,为本县种子公司培育小麦、水稻、玉米良种,只雇两个人——儿子和亲戚家孩子,有10多台农机,一年能挣五六十万元,自己说玩着就干了,还能为四邻八乡的农户提供农机服务。
刘绍连是郯城县港上镇港上四村人,是个名人,当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大户、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去年,在港上镇实施的1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使他更加轻松,每亩可以多打粮食100来公斤。今年,他又买了烘干机,收稻子时不再为下雨而犯愁。
在该县归昌乡,农业综合开发4000吨富硒水稻储藏库项目今年完成。郯城县在2010至2012年连续三年对归昌、花园两个水稻种植乡镇重点投入,建成3万亩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以自流灌溉为主体的高标准农田。目前,这两个乡镇已形成近10万亩优质水稻高产种植区。
郯城位于山东省最南部,耕地107.2万亩,先后八次跻身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任士刚介绍说,从1988年成为第一批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以来,共开展土地治理37.4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3多,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5亿公斤、增产粮食2.75亿公斤。
郯城所处的临郯苍平原,土质肥沃,是山东三大粮仓之一,也是蔬菜主要产区。
“美丽兰陵、天下菜园”,平原上的兰陵县是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蔬菜复种面积102万亩,农民收入的63.6%来自蔬菜产业,出去到全国各地卖菜的足有30万人。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一个占地2万亩、以蔬菜为主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正起着特色高效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一个个蔬菜种植基地建起众多大棚,引领农民致富,当地流传着一句话:不出门不出院,一棚挣个一万块。
该县兰陵镇南仲村,利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已经流转土地8000多亩,建起1000多个大棚。今年上了物联网技术,用手机上网就可以实时看到大棚内温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以及生产场景,监控每一个生产环节。该基地在去年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评比中,名列第一。
罗山区效峰菌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杏鲍菇等食用菌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公司在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下,建成全省最大的有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车间,日产杏鲍菇等优质食用菌10吨,年生产各种食用菌4000吨,带动农户近2000户,促进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
在该区高都街道中坦村,东开种养植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综合开发连续扶持下,有机蔬菜基地初具规模,辐射带动当地发展蔬菜大棚6000余亩,带动5000多农户从事蔬菜种植。
在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扶持下,罗庄区形成了有机蔬菜、食用菌、有机稻米等特色优势产业,城郊型农业特色更加突出。
突出产业特色
临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北有沂山、蒙山,沂河、沭河向南流淌,冲击成南部的临郯苍平原,丰富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各具特色的物产和农业产业。
例如,兰陵县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大蒜之乡”“牛蒡之乡”;费县是“中国核桃之乡”;蒙阴县是“中国蜜桃之都”,蜜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县级首位;莒南县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平邑县是“中国金银花之乡”,金银花产量占全国70%以上;沂南县是“全国优质黄瓜第一县”和“全国肉鸭生产加工第一县”。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以产业开发为主线,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每个县区都确定一两个优势特色产业,据此选择安排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逐步形成“一县一特”的农业产业格局。
据统计,2010—2013年,批复立项的116个项目中,蔬菜脱水加工、果蔬罐头加工、肉鸭养殖加工、金银花、茶叶种植等项目占70%以上。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优势产业发展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目前,郯城、河东、苍山、沂南等县区重点打造粮食产业,扶持发展有机稻米、专用玉米等特色优势产品;平邑县重点围绕黄桃、金银花这两个特色产业,集中扶持发展罐头、药材加工及所需原料生产基地;沂水县结合山区实际重点发展矮砧密植苹果;蒙阴县重点发展优质蜜桃;莒南的茶叶,苍山、河东、临沭的出口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在临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一个特色、生态、高效的产业开发格局已经形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