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从长江到金沙江——三峡基层建设者风采录

  • 发布时间:2014-12-18 09:18:20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宜昌12月18日电(记者李思远、梁建强、吴植)从三峡工程到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工程,从长江到金沙江,有这么一群人,一直辗转坚守在工程一线,流血流汗,无怨无悔,用青春见证了我国水电建设的飞速发展。他们就是无数三峡基层建设者。

  30年,是付继林从事水电建设的时间。这些年里,巨大的工作压力始终压在心间,但他追寻巨坝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

  1986年,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付继林就进入长江三峡集团(原三峡总公司),先后从事三峡工程、溪洛渡工程建设管理监理工作。

  付继林至今无法忘怀,2003年前后,把“高峡平湖”宏伟蓝图初步变为现实的三峡建设者,又向金沙江迈出了水电开发的步伐。从全国各地聚集起来的“三峡人”,刚刚把宜昌这个“家”暖热了,又面临离家迁徙的境遇。

  醋挪簧偈┕ざ游榭始转战上游的金沙江,年逾不惑的付继林坐不住了。他找到领导,强烈要求上金沙江溪洛渡去。那一年,他41岁了,用他的话说:“时不我待。”

  2004年国庆节后,付继林来到了营地条件、对外交通还非常不完善的溪洛渡工地,负责溪洛渡地下电站的建设。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电站,但刚开始,整个地下电厂建设部只有两个人。直到2006年7月,补充进来3个学生、1个资料员,这才凑齐6个人的班底。随着工程进一步展开,最高峰时算上借用的同志也不到20个人。但他坚守了下来。

  与付继林一样,有着“电厂卫士”之称的刘忠惠也同期来到溪洛渡工地。作为参加过葛洲坝、三峡等工程的“三朝元老”,刘忠惠负责电站输变电保护设备和安全自动装置的维护与管理。只要电厂的电气设备一发生故障,无论白天黑夜都需立刻将故障排除。

  为了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电站设备性能特点,刘忠惠除了利用空余时间自学、熟悉相关设备图纸资料外,还经常与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做技术交流。其扎实的理论功底、细致的分析能力、刨根问底的劲头、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同行佩服不已。

  水电工程建设者中,远离妻子儿女是共同特征,无报酬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按照规定,工程建设部员工一年可以探亲休假6次,但实际上基本都不能保证。十多年里,许多员工顾不上孩子,也没顾上老人。付继林告诉记者:“父亲82岁了,母亲刚过80岁,两老的大寿我都没到,人家都只知道付家有三兄弟,很多人认得大哥二哥,却没见过我这个老幺。”

  向家坝电厂运行部主任姚登峰,如其他工程人员一样,认真而严谨。回想自电厂在宜昌筹建,直到如今机组接管运行,姚登峰说:“当年‘建管结合,无缝交接’,全体员工舍小家顾大局,从三峡到金沙江,溯江而上1000公里,远离家庭和亲人,来到还在建设中的向家坝,开始了在金沙江的奋斗。”

  经过数万名建设者不畏艰难,团结拼搏,历经10年奋战,成功破解强震高发区抗震安全、超高坝混凝土耐久性等一道道技术难题,高质量完成了向家坝、溪洛渡两电站主体工程建设任务。2014年7月,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全面投产,装机总量相当于“再造一个三峡”。

  “我们是主动要求来的,所以,这些苦和累都是‘自找’的。”付继林笑了笑,“接下来乌东德、白鹤滩还需要人,我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再用10年参与一个巨型电站建设,然后光荣退休!”

  除了付继林、姚登峰、刘忠惠,“水电郭明义”任桂风、“三峡铁人”张润时、“珍稀植物守护神”黄桂云也在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上万科技工作者,数万农民工,很难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但一座座巍巍大坝记下了,那一道道汗水泪水,那一次次离别进发,一次次再攀高峰……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