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放手发展非公经济】非公企业缘何“有动力缺引擎”

  • 发布时间:2014-12-18 05:33:52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伏润之 实习生屈 雯

  “薪酬待遇高低肯定是员工考虑去留的主要因素,但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尤为重要。”已经在非公企业任职多年的大学毕业生王红坦言。

  作为我省医药商业流通领域较有名气的一家企业,兰州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拥有员工300余人,但每年高达10%的员工离职率让企业管理层很头疼。但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面临的困惑在我省并不是个案。

  这些年来,我省积极为非公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非公经济发展的“高速通道”已经打开,但记者采访时发现,“因才致困”在非公企业发展中属普遍现象,这使得为数不少的非公企业出现“有动力缺引擎”的状况。

  前不久,庆阳市召开非公经济座谈会时,15份调查问卷显示,调查企业2013年从业总人员为908人,其中技术人员121人,只占从业人数的13%。参加座谈会的15位企业家中有13位提出人才短缺。庆阳市部分连锁超市和出口型加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旺盛,却很难寻求到符合自身发展的大学生,对于一些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而言,找一名“科班”出身的大学生,更是难上加难。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非公企业缘何难以吸引到高素质人才?省政府提供的《关于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调研报告》揭示了其中的缘由,大部分非公企业采取家族式管理,重要岗位由亲戚朋友担任,对人才信任度不高。同时,企业主缺乏人才意识和发展眼光,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激励措施实施力度不够,员工归属感缺失,致使各类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不愿到非公企业就业,招人才难、留人才难、用好人才更难。

  数据显示,目前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占比达到84%,大多采取以家庭式、作坊式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由于人才匮乏,导致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守摊子”“保现状”的意识比较浓,做强主业、开拓副业的路子不宽,在市场波动中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开拓创新精神不足,有很多企业产品营销的方式还是以实体店为主,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模式的作用不突出。

  为此,我省将加快实施企业家队伍轮训计划,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政府调控、中介服务、企业用人、人才自主的人才流动机制,将专业技术评审向非公企业延伸,把优秀人才纳入政府奖励范围,鼓励大学生到非公企业工作。各地争先营造良好的引才留人环境,比如酒泉对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鼓励,天水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培训和人才技能培训,庆阳市采取连续3年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的财政补助政策,去年选拔1778名高校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及小微企业就业。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利好的扶持下,有远见的非公企业主只有打破“家天下”管理模式,非公企业方能“甲天下”,高速通道内的非公企业才能“跑起来”。

  短 评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一份有前景的工作,毕业生们四处奔波,而蓬勃兴起的非公企业却“一将难求”。

  一方面,非公企业自身狭窄的上升空间无法吸引优秀人才“栖息”;另一方面,绝大多数非公企业家族化管理模式使得人才对企业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从而有了人才也留不住。“家天下”的管理模式无疑是封闭的,让人才的血液无法顺畅流通,从而导致非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日趋薄弱。

  从全省来看,“老子创业、媳妇管钱、儿子管人”的局面很普遍,一位超市中层管理人员坦言,所谓中层只不过工资比普通员工高一点而已,根本谈不上对企业进行管理。家族化管理导致企业无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也直接导致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不科学、运作模式不规范的问题比较普遍。

  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总体安排,力争未来五年使非公经济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因此,解除自我捆绑的绳索对于我省非公企业而言“迫在眉睫”,国家政策对于绝大多数非公企业来说是“扶上马”的过程,更远的路还需要自己走,只有打破“家天下”的封闭模式,非公企业才有可能真正健康持续发展。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